飘逸的汉螭纹剑彘

汉代多见的高浮雕蟠螭纹,螭纹多盘延婉转,劲健有力,伸缩有度,气势凶猛。但这件是用剔地隐起的雕琢技法,在线条和纹饰外轮廓减地,使纹饰隐约凸起,正视含而不露,侧视光华滟敛。造型,线条和光气,在45度视角,完美交相呼应,形成一种华丽流畅的光影效果。这种琢玉技法,萌芽于远古,春秋战国时常用,但在汉代,其工艺高度达到了极致。用如此技法所雕的螭纹,肢体曲张有度,线条华美流畅,表现上更多了份俊秀神逸的气韵。
http://s5/mw690/001p2IUPzy7alBMBrX634&690
玉剑彘多出于战汉时期,是战汉时期流行于贵族阶层的玉具剑的一部分,又叫文带,装饰固定剑身并作用于佩戴腰间,是具有实用性的装饰玉。海昏侯墓葬出土数量不少的玉剑彘,从战国到西汉中期,形制大概类似,但纹饰各有不同。一个墓葬出土玉剑饰如此多,年代跨度如此大,不为实用,已经是一种收藏行为了。
http://s11/mw690/001p2IUPzy7alBWkaG6fa&690
45度角的光影,线条和块面变化互相交融的视觉艺术,在汉代的玉雕艺术中已经运用阴刻线工艺,局部剔地工艺,精细的打磨抛光工艺娴熟的表达出来,达到一种流动的视觉美感,是唐代减地浅浮雕的技法出现的前奏。
http://s7/mw690/001p2IUPzy7alC4muZo66&690
雕琢细节局部欣赏
http://s3/mw690/001p2IUPzy7alCaLRIu42&690
雕琢细节局部欣赏
http://s5/mw690/001p2IUPzy7alCjnhnme4&690
背部素面打磨后呈现细腻光影效果,和沁色,玉质的氧化质变所形成的熟润皮壳
附上两张战汉时期玉具剑的模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