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托克代尔悖论”的治病启示

(2017-02-07 11:15:26)
标签:

杂谈


“斯托克代尔悖论”的治病启示

    “遭遇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有些人崩溃了,而有些人挺过来了”


  1965年,美国海军上将斯托克代尔在越战时被俘,关押在河内希尔顿战俘营里。作为被俘的最高级别将领,斯托克代尔没有受到任何优待,先后遭受了20多次拷打,曾一度怀疑自己能否活着出去,直到8年后获释回国。与此同时,关在同一战俘营里的其他美国战俘,大都比将军年轻,身体状态也好得多,却大批的死亡了。


  美国学者吉姆听说这一情况后去采访将军,问道:“8年时间你有很多同伴不幸遇难,为何你能熬过来?”斯托克代尔想了想:“我一直渴望活着出去见到家人,这个愿望一直支撑着我。”吉姆不解地问:“那些死去的人,应该也和您一样的渴望呀?” 斯托克代尔遗憾地答:“他们过于乐观了,总盼望圣诞节就可以被特赦,可是节日过后没能如愿,于是又想复活节可以,结果还没被释放,这样失望接着失望,不久后便郁郁而终。


“斯托克代尔悖论”的治病启示

  斯托克代尔讲起发生在监狱的事:由于被关禁在不同的牢房,大家约定相互以敲墙节奏来代替英文字母。开始时,大家用敲墙来鼓励对方,节奏也严格按照约定。可没多久,就有人破坏了规矩:在节日前后会用急促的敲击来宣泄情绪,越来越多的人烦躁地敲着,监狱里喧闹难堪,此后死去的人也日愈增多……


  斯托克代尔发现:刚进监狱的人,敲墙的节奏较为缓和,死亡概率很小。那些被关禁时间长的人,一旦敲墙的节奏变得急促、起伏较大,往往要不久于人世。莫非胡乱敲击是不幸罹难的预兆?斯托克代尔惊诧于这个发现,他开始提醒同胞要冷静,并坚持与约定:每天只在相对固定时间敲墙,大家一起平和而有序地敲,这样持续了数百天后,果然,死亡的人数开始减少……


  “有节奏地敲墙,是大家表达活着出去愿望的方式,如果杂乱无章,则将适得其反。”斯托克代尔总结说:“一个人不能对未来失去信念,但千万不要盲目乐观,现实世界永远要比我们假想的复杂残酷。


  采访者吉姆•柯林斯就是畅销的管理学专著《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他由此提炼出了管理学著名的“斯托克代尔悖论”。


  我在肿瘤临床中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形:绝望,放弃治疗的病人往往不久于人世,他们倒不一定死于肿瘤本身,而是死于心理危机。而特别认真,特别想康复,天天盯着指标看,天天扳指头盼康复的,却也生命不长,因为他们始终处在对康复的焦躁之中,虽然目标是对的,但过程和方式是错的,医学把这种状态称为“慢性应激”。“慢性应激”可以使内在机能失调,癌症转移、复发乃至死亡就是由此引起的,毕竟癌症是种慢性病,就像关在战俘营中的战俘,不可能马上被特赦的,操之过急自然就有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斯托克代尔悖论”的治病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