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何裕民
何裕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548
  • 关注人气:7,6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谓“抗癌”成功?

(2015-04-01 13:03:57)
标签:

抗癌

生存质量

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

何谓“抗癌”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

癌症认知的深化,带来了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何谓“抗癌”成功或胜利?

以往,经典的癌症治疗理念是彻底杀灭癌细胞。肿瘤治愈的经典概念认为: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唯一前提是借助各种疗法以达到体内的无癌程度。但这显然是既不现实,又往往造成过度治疗及无谓的伤害。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早在10多年前就呼吁:是到了该好好思考这得不偿失的目标合适不合适的时候了。(见何裕民,《癌症只是慢性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而改变的核心,首先是治癌的目的与目标的适当调整与修正,应如实定义。

国内持类似见解者越来越多。著名肿瘤学家孙燕院士就曾指出:“人们不再满足于将肿瘤治好而患者变成残疾或功能严重失调因而过着悲惨生活的情况,‘病是好了,人也残了’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更何况,按照过去的思路,多数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只是暂时得到控制,癌症并未真的完全治愈了!

在这里,回顾一下古人的认识是有意义的。悉达多在《众病之王·癌症传》中曾诙谐地分析说:希腊人用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词形容肿瘤:“onkos”,表示“肿块”或“负符”。这个词比他们所能预知的更有先见之明!癌,确实是我们基因组中的负担,也是与我们渴望永生,希望与之抗衡的沉重砝码。如再往前溯,它源于古字nek,是主动负担的意思,不像onkos是静态的,它意味着携带,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负载着东西,穿过长长的距离带到一个新地方。这种意象不久勾勒了癌症转移的能力,也预示着科学发现的漫漫轨迹,以及人们对它的某种无奈!他最后说道:“希腊人使用‘onkos’形容肿瘤的确有先见之明。癌症天生就‘搭载’在我们的基因组中,等待着被激活。而我们注定在基因里携带着这种致命的负担,这就是我们自己遗传的‘onkos’。”

换句话说:癌症是人类的新正常态。人类不可能彻底摒弃它,战胜它,躲避它。因为它天生就存在于我们的基因组中,等待着被激活;我们注定在基因里携带着这种致命的负担,这就是我们宿命。因此,一心想与癌症宣战,试图征服它,这是一种典型的科学主义之狂妄!就像人类想战胜人类自我一样荒谬!

对于癌症,第三类的(癌症类型参见博文《癌症的不同类型及特点》),人类无需过度关注,定期观察即可。对第一第二类癌症,人类所能够做的,或者说合理对策:只是尽量让它晚一点“光顾”,让它发展减缓,对健康及生活的危害和影响尽可能小一点,并努力减少它对寿限的消损!诚如悉达多在回顾整个人类抗癌史后提出:“我们应该专心于延长寿命而不是消灭死亡。贏得这场抗癌战争的最佳方法是重新定义胜利的含义。”

而我们的定义是:所谓癌症防治成功或胜利,标准是活得长,活得好!有生存质量的生存时间越长越好。因为“活着就是硬道理”!何谓“抗癌”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