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给我们的提示

(2014-07-01 16:13:22)
分类: 何裕民论健康

     根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在国内首次发布成人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结果:结果称:一位18岁男性北京人,其健康期望寿命平均为43.40剩余年。也就是说,预期这名男性在健康状态下可以活到61岁以上;之后,他预期会在疾病或残疾的“非健康状态”再活18.82年。

 

健康期望寿命研究给我们的提示


 

    北京首次公布“能健康活多久”  所谓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研究,也就是某人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存的平均期望年数。

    据测算:北京市18岁组人群健康期望寿命为40.17剩余年,男性为43.40剩余年,女性为38.06剩余年。这一结果意味着,一名18岁的北京人,预期可在健康状态下平均活到58岁以上。之后其生命可能会陷入疾病、残疾等非健康状态。

    所谓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也就是当年零岁人群可预期的生存寿命,即平均“能活多少岁”,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衡量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的最重要指标。北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自2005年已达到80岁,到2013年达81.51岁。

 

    女性生存时间多为“非健康”   研究发现,40岁之前,多数性别、年龄段的“非健康状态”存活时长多为17—19年。但随年龄增长,预期存活寿命中,非健康状态所占比重逐渐加大。一位80岁女性,预期寿命为11年,而其中健康预期寿命为0年。也就是说,她已经处在某种疾病状态中。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北京市女性居民的期望寿命高于男性,但是健康期望寿命却低于同龄男性。

    比如,北京市18岁组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66.50剩余年,比18岁同年龄组男性要高4岁多,但其健康期望寿命却要低将近5岁。

    可见,人们一生中,各种因素造成我们有10-20年处于非健康状态。而这种非健康状态,女性比男性更长些,尽管女性普遍活得比男性长。换句话说:女性更多时间是处在有病状态。

    一般而言:西方发达国家的健康期望寿命研究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的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之间——也就是“活着”和“健康活着”的年岁只相差10岁左右。而北京人相差18岁左右。

    医学技术可以延长生命时间,但不能保证你的生命质量。由于健康期望寿命是一个综合考虑了死亡和伤残的人群健康综合评价指标,因此,它较期望寿命更能准确地进行不同人群、同一人群不同时期健康水平的比较,指出伤残对人群总体健康水平的影响。

    研究进一步提示:北京人影响健康的前三位因素是:1、癌症;2、关节炎;3、慢性胃病;后面紧跟着的是: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这一结果给我们几个提示:

1、接受生命伴随着疾病的事实,谁都难以逃脱!也就是说,老了早晚会疾病找上你!

2、提前防范很重要,至少,我们可以向发达国家学习,不仅仅要活得长,而且要让非健康状态缩短,这就要求注重防范疾病,从今天开始防范!

3、其中,女性活得长,却非健康时间也长,有一个因素不容忽视:女性平素比男性更注重健康,她一有小病小恙便引起重视,常会比男性更积极地跑医院,故更多早期就被诊断出来!因此,健康期望寿命短于男性。然而,由于较早期重视,她们带病生存时间明显比男性长,如同样以18岁为例:女性带病生存时间是28岁(6638);男性只有19岁(6243)(女性期望寿命84岁,男性是80岁)。可见,关注自己健康还是有极大意义的。

 

注:中央灰色的是现在年龄,蓝色的是期望(可望)活到的寿命;粉红色的是不生病而健康生活的时间,它们之间的差异就是非健康时间(单位都是“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