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膳食原则有哪些?

标签:
健康 |
分类: 何裕民论健康 |
合理膳食原则1:粗茶淡饭才是宝
研究表明: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约40多种,各种天然食品中(除母乳外),没有一种食物能够完全满足个体所需全部营养。只有食谱杂而广,才能确保摄取比较全面的营养素。而食物越杂,种类越多,互补作用就会越强和越好。
尤其以谷类为主
稻米、小麦都不要太精,否则,谷麦粒表层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流失到糠麸中;成了“买珠还椟”式的蠢事。
科学研究表明:多吃粗粮、杂粮和粗纤维类食物,能够减少心脏病、糖尿病、癌症(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慢性病的发生。还有多项研究证明:这种膳食结构能显著减轻体重;全谷类食物(即粗粮、糙米、全麦等)的血糖上升幅度相对较小;豆类几乎不引起明显的血糖上升;蔬菜和大部分水果也是较少升高血糖的食品。且各种天然的植物性食物几乎都有利于肿瘤的预防。因此,这些食品在膳食中的比例越大,则癌症的风险就越低。
谷物粗细搭配怎样合理
粗粮虽好,善于吃“粗”时还是有原则的:
吃的频率以一天一次为宜。定期吃点小米面、红薯等。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症状的中年人,或长期久坐办公室接触电脑较多和应酬较多人群,可适当多吃些粗粮,如1天2次。
每天粗粮的摄入量以30~60克为宜,但也可根据个人情况加减。
粗细要搭配。粗粮因为加工程序较少,往往不易消化。可以采用粗细粮混搭的食用方式,如饮食搭配以4份粗粮、6份细粮,就很适宜。
粗粮宜做粥饭。粗粮普遍口感不好,吸收较差势。此可通过把粗粮细作,或熬粥等来解决。不论哪种粗粮,都以蒸、煮、少油、少盐的烹饪方法为佳。如小米、燕麦、薏苡仁等,煮粥喝,既营养,又养胃。
粗粮中含有大量纤维素,长期大量进食粗粮类高纤维食物,会影响对食物中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使蛋白质等的补充受阻,因此,不主张单纯吃粗粮或过度食用粗粮。
合理膳食原则2:多食果蔬薯类好
果蔬,天然的长寿药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被西方医学界称为“健康金三角”,在蔬菜水果中含量丰富,是体内是很好的还原剂,能抗氧化,防止衰老,防范人体因为代谢废物而滋生各种疾病。而且,研究提示:来源于果蔬的天然抗氧化剂,虽然微量,但远较人工合成的安全、有效!且各种有颜色的果蔬中,天然抗氧化剂含量及成分不一,颜色越深,越丰富!
常吃薯类好处多
合理膳食原则3:豆类养生不可少
研究提示:大豆中起码有五种抗癌物质,特别是异黄酮,可防治直肠癌,结肠癌。所以有人提出:“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国家卫生部还有一个“大豆行动计划”,倡导“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的饮食方案,值得推广。
合理膳食原则3:记住:白肉比红肉好
动物来源的肉类是重要的营养成分,但今天的人类又不宜多吃,而且要会学会选择,怎么选择?营养学有一个简单又形象的比喻:白肉比红肉好!或者说:两条腿的比四条腿的好!没有腿的比两条腿的好!
所谓红肉,简单说:就是颜色很深的肉:如牛肉、羊肉、狗肉等;颜色深,往往表明所含卡路里高(提供热量足,中医则认为是“热性”的)。白肉,就是颜色不很深的肉,如家禽肉、鱼等,往往卡路里不高,却优质蛋白含量高!四条腿的,多为畜肉,多为红肉;两条腿的,多为禽肉,多为白肉;没有腿的,则是鱼类,都属于白肉!
这一形象说明很能反映问题:以前,人们总体热量不足,故红肉很好!今天,卡路里(热量)对多数人来说,已经成为负担。补充肉类,主要是希望获得优质蛋白中富含的必需氨基酸等。鱼、禽、蛋等所含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性蛋白质中赖氨酸的不足;同时,卡路里不很高,非常适合于城市人群。当然,少吃点瘦猪肉也是可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肥肉和荤油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往往引起肥胖,并且是诱发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必须少吃。
合理膳食原则4:总量控制更重要
总量控制没有划一标准,因人、因年龄、因工作性质(性质不同,能量消耗不一)。也可以说有个标准:能保持适宜体重及充沛活力前提下,摄入量恰到好处最好,或者,最好还能适当减少些摄入量!
原因很简单: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体力活动消耗能量,而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以相互转化。如果进食量过多,而活动量(消耗)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形式保存,即增加体重。久而久之,一定引起发胖。反之,若含量不足,劳动或运动量(消耗)过大,则可由能量不足引起疲乏,活力下降,并可表现为体重下跌,人消瘦!故需要保持摄入量与消耗量之间的平衡。
由于今天多数人已经解决温饱,健康问题主要都是肥胖所致;而且已肥胖了,再要控制体重常常很困难,因此,未雨绸缪,提前控制饮食总量就变得很重要了。
根据我们的研究,可以参照一个原则,按照年龄段来控制饮食总量:25岁以前,只要体重在正常范围,可以适当放宽点,可按《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标准的90%计算自己的摄入总量。因为这时候,你处于发育长身体阶段,整个生理机能偏于旺盛,且以合成为主,但仍不可过量,一旦肥胖,你将终生受其害!
如体重已在上限,就需及时控制饮食,加强活动的同时,必须减少摄入总量!如已经属于肥胖,那更不用说,马上节制饮食,特别是严格控制高卡路里食物和红肉等的摄入。
25岁到40岁左右,虽然这时候承担了社会重任,但你的消耗已经明显减少,代谢上“合成”与“分解”处于平衡状态,这时候,建议你八分饱足够了!按《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标准,打个七折,也许正好!这时候,是人的“入秋”时令(指生理上开始出现转折点了),多种慢性病开始酝酿了。千万别以为自己感觉很好,没有问题,可以放开肚子随便吃!很可能到五十岁前后,一大堆问题就会找上门来了!美国人的健康问题集中在五十岁,其实就发源于这一年龄段。
40岁以上,需努力控制饮食,以保持体重正常。这时候,往往生理性的,很多人开始长膘,明显开始发胖!若再不注意,很可能晚了!这时候,吃个七分饱,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打个5~6折,也许是聪明的!
60岁以上,每餐吃个半饱足够了!按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下限,打个对折,足矣!而且,这时候,晚餐更要注意,少吃为妙!因为消化功能为你服务了一辈子,疲惫了,怠工了,往往晚餐稍微吃多点,就会腹胀厉害,很难受。意味着它(消化功能)提“抗议”了,“罢工”了!你更要留意些,少吃点,吃完散散步,帮助消化,以免如同《内经》所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影响睡眠。
合理膳食原则5:减少应酬限量酒
慢性病(特别是癌症康复期)患者及超重和肥胖者,尤其要注重这一点,恪守不应酬或少应酬原则,以免疾病因“口腹之欲”而复发;或体重更难控制。
合理膳食原则6:注重烹饪少调料
②食物要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选购食物时应选择外观好,没有污染、杂质、变色、变味,并符合卫生标准的食物,严把食物原料关。冰箱不是保险箱,许多食物原料不宜久藏,特别是动物类食物,久藏每每易变质,不能再选用。
③烹饪也应该注意:原则上,过水(如蒸、煮、炖、熬、焯)的,比过油(炸、烤、爆、氽)的要好;烹饪加热过程中,低温的要比高温的好!过水的通常是低温的,过油的基本是高温的。
合理膳食原则7:科学吃法善养胃
①、三餐有时,饥饱有度。不可想吃就吃,看菜吃饭,或饥一顿饱一顿的。
②、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讲究吃得慢一些,前期咀嚼加工细一点。
③、食物既不可太烫,烫了易伤及食道黏膜,甚至诱发咽喉及食道癌症;也不可长期太凉或太寒,否则易伤及脾胃功能,导致中年以后消化功能不良。
④、中老年以后,讲究吃得软一点,易消化一点;而且,晚餐吃得少一点;否则,晚餐后往往腹胀难忍。
菜汤菜脚不宜一股脑儿统统扫荡入胃。我们发现许多中年妇女之所以患肠癌、乳腺癌等,有上述恶习者不在少数。她们看似很节俭,其实很不卫生,节省的这些菜汤水,没有多少钱,但一旦染病却亏大了。
此外,进餐时要注意卫生条件,包括进餐环境、餐具和供餐者的健康卫生状况。集体用餐要提倡分餐制,减少疾病传染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