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筛选普查可助癌症早期发现

(2009-07-26 22:39:48)
标签:

筛选普查

癌症

早期发现

健康

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

 

 

    发现早期癌症病人,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之一,开展对癌症的初筛普查,是发现和诊断早期病人的好方法。

1、初筛和确诊相结合

   这是国内经常采用的方法,如上消化道潜血阳性或强阳性者,接着用导光纤维食管镜或胃镜检查,如有怀疑处,即采取活体组织用病理学切片检查。又如用痰中检查癌细胞的方法初筛肺癌,常同时应用X光摄片检查,必要时用支气管镜检查和CT。还有用阴道细胞学普查宫颈癌,必要时采取活检送病理检查。这种初筛加精查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癌症的检出率和确诊率。

2、以医院为中心扩大预防工作

   上海一医院对60岁以上近3000人固定每年体格检查,对可疑对象进行随访,癌症的早期发现率高达48.24%。北京一医院设立胃肠专科门诊后,对有胃部症状的病人,放宽胃镜检查的适应征,发现早期胃癌的比例从1.6%提高到10.6%。

3、初筛普查还会发现癌前病变

   例如初筛宫颈癌时,会发现严重的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初筛食管癌时,会发现食管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还有支气管上皮重度增生、大肠腺瘤样息肉、萎缩性胃炎、某些良性肿瘤等。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例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在河南省林州市某乡用中药片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5年间减少癌变率47.3%。最近用维甲类栓剂治疗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三个月一疗程,癌前病变消失率达77.42%。上海纺织系统自1958—1980年,对20-55岁女职工定期普查普治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使宫颈癌患病率下降 91.6%。

4、考虑耗费与效益问题

   在高危人群中或在癌症高发区进行癌症的初筛普查,相对说来耗费较少,效益较高。例如40岁以上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及有慢性肝炎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上海市在这一特定人群中进行普查肝癌,肝癌的检出率为501/10万人口,较在自然人群中检出率高34.5倍。又如宫颈癌的筛查专家建议,将筛查年龄限制在35-65岁,这样可减少20—34岁年龄段近一亿人的工作量。

5、定期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的重要途径

  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近年来收治的早期肝癌病人,其中由各种形式的健康检查发现的已占52%。据报道连续10年对20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定期作体格检查,发现恶性肿瘤52例,体检中发现可疑,经随诊又发现恶性肿瘤36例,共计88例,其中71例作了手术治疗,总的术后5年生存率达72.2%。健康检查能早期发现癌症病人,经过合理治疗能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