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提“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2009-07-20 11:44:21)
标签:
健康保健慢性病癌症肿瘤患者何裕民上海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 |
分类: 何裕民文集 |
癌症只是慢性病
2009年07月19日08:29
2000年前后,我在任上海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时,一位台湾的肿瘤同行来访,双方相谈甚欢。谈到兴致高时,他提出了“癌症只不过是一类慢性病,一类可以治愈的慢性病”的观点。他继续说:“不是吗?我手头有许多活过了5年,活得很好的患者!”对啊,笔者突然反省自己,我们的肿瘤患者中至少有七成患者已过了5年,且总数上千啊!这不是慢性病又是什么呢?况且,这些患者当时不都是被宣判为寿限不过几月到1年的患者吗?现不都好好地活着吗!?
由于有过这么一次令人愉快的交流,再加上一些重要的医学人士或组织也不断表达对癌症的新认识,笔者也底气越来越足地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这么一种颠覆性的新观点:“对于老年人来说,癌症只不过是一类慢性病。”特别是从2003年起的近2年时间内,受上海电台990之邀所做的《名医坐堂》“专家访谈”节目中,笔者就多次阐述及重申了这一新的正确观点“老年人的癌症只不过是一类慢性病”,它是衰老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生理异常,或者说生理过程,就像衰老一样。
当时有海外尸检报告提示,80岁以上老年人中,出现恶性肿瘤的概率很大,有1/4的老年人身患癌症,却无任何不适,后却死于其他因素。
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它对传统的错误认识——“癌症不治”、“癌症=死亡”是一种彻底颠覆。今天,我们更应该理直气壮地传播这一正确观念。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就是受错误观点的误导或因精神崩溃,或由此而追求过度治疗而殒命的。试举一案例以作注脚。
童老伯是笔者的忘年交,1996年开始相识,当时77-78岁,因吃东西有噎阻感而确诊为中段食管癌,做过内放疗,老人感到火辣辣的受不了,中途放弃了。一心只想吃中药,找笔者诊疗,初起每次2-3个子女扶他来,仍挺不起胸。大约1年多时间后,一切正常,老人逐渐的1年只来2-3次,说来看看笔者,平时每日日程安排的满满的,还上网、炒股。据他自己说,因心态好,炒股还没失过手。约1年半前,已是87岁高龄的他,又由子女陪来找笔者,原来近期发现心窝下痛,吃东西不像原先那么香了。一查,胃贲门有癌变。不过这次老人可不当回事了,他说这只不过是一类慢性病,自己食管癌10年都过来了,这次又有点小问题,无非是继续吃中药、零毒抑瘤罢了。一段时间治疗下来,现在他吃饭已改善,没有什么不适了。由于心态健康,认识正确,所以童老伯直至现在每日仍是乐呵呵的。
这类案例太多,它们都可以佐证:对于老人来说,癌症只不过是一类慢性病而已。
(郭召茜选自《癌症只是慢性病》,何裕民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http://news.sina.com.cn/o/2009-07-19/082915976982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