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文化中的“左右”
(2009-03-03 21:24:14)
标签:
中国文化左右礼仪杂谈 |
分类: 医学与人文 |
然而,《史记·龟策列传》记巫术则又反其义而言之,曰:“左为上,右为下”。究此言,实有所本,本自易理及河图等。我们知道,早期的河图虽佚,但其图作法却仍体现在《易》之论述中。以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为规律。左为东,红日初升,在卦为震,《易传·说卦》遂曰:“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其气始升腾而上。右为西,夕阳渐降,其卦为兑,在时为秋,“万物之所说也(《易传·说卦》)”。时令收获而人悦也,地气已渐趋肃敛潜降,故形成了左上右下之说。不仅河图易理如此,西汉星象家亦作此认识,由于面南而仰视天象,似乎天由右向左旋,日月星辰则由左向右行。《汉书·律历志》即有天左旋之说。《白虎通·三正》释其理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行何?日月五星比天为阴,故右行;犹臣对君也”。意思是说:天为阳,故左旋;相对于天,日月五星为阴,只能右行。这里,左右又和阴阳明确地挂上了构。至少在汉武帝时,堪(天道)舆(地道)家*以式推占时,已开始采纳阳左阴右之说。汉武帝时,还出现了自称“左乙”的道士及所作之经,后世则迳以“左乙”来泛指道家著作〔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