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岁前以命搏钱,40岁后以钱换命

(2008-11-17 13:16:22)
标签:

健康

癌症

死因

活法

何裕民

肿瘤

医学

武汉

名家讲坛

2008年11月16日  武汉晚报  

   时间:11月16日

   地点:武汉  名家讲坛

   主讲:何裕民

40岁前以命搏钱,40岁后以钱换命

 

   40岁前以命搏钱,40岁后以钱换命,现代人需要悠着点,慢生活,很多情况下,癌症积极治疗不是好事情,调整心态可以活得更好、更长。”昨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会会长何裕民作客“名家论坛”,给市民传达了许多国际上治疗癌症的最新观念。

 

  癌症离我们很近

 

  癌症,是个沉重而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健康难题。癌症对人类的危害日趋加剧。2006年卫生部新调查结果表明:癌症导致的年死亡率:在城市已达145/10万,占全部死因的 27%,农村130/10万,占全部死因的25%;可以说三十年间几乎成倍增加。癌症已是65岁以下人群中第一死因!有国外专家预测,要不了多久,1/3的人将会在一生的某个阶段因生癌症而寻求医学呵护。

 

  癌症治疗的颠覆性改变

 

  过去民谚说:“十个癌症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描绘了一种令人极其恐怖的情景。正是这种恐怖,加速了癌症患者的死亡。

 

  何教授透露,近年来世界医学界已对癌症形成了全新的认识,将改写人类的癌症防治史。何教授称,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综合多方面结果达成新共识:合理应对下,癌症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类与冠心病、糖尿病类似的慢性病。这种慢性病有两个涵义,一是指癌症发展,癌症是一个渐进的慢性过程,二是指在免疫“监管”下,癌症可以长期休眠。

 

  换种活法,远离癌症

 

  癌症的发生发展约80%与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心理、个性因素有关,环境污染、遗传、医疗因素只占20%。何教授称,抑郁、焦虑、反复挫折、自我压抑、不善于释怀等,或过度的精神心理压力、极度认真、长期疲劳等,常常触发人处于“临界点”及“临界区域”,或细胞诱发“突变”。因此,癌症是与心身密切相关的疾病。何教授介绍,新的研究表明,至少50%的癌症可以避免或减缓其发生。从小事做起,换种活法,远离烟酒,控制盐、糖、油的摄入。比如,一段时间“特别累”、易出“虚汗”、神志恍惚、睡眠很差……这是身体处于“突变”、“蝴蝶效应”放大之际,要提醒自己,身体开始发健康“警报”了 、必须迅速调整。

 

  文/记者 袁毅

 

  图/记者 熊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