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的偏差导致了医学之尴尬

(2008-08-28 21:04:20)
标签:

医学

杂谈

分类: 医学与人文

    毋庸讳言,今天医学的现状,令人很不满意。这种不满不只是对医学科学研究滞后的无奈,更多的是对实用(临床)医学低效和缺乏人性关爱的失望;不仅是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民众的普遍不满,同样表现为发达国家医学与社会需求的不契合,甚至严重脱节。在中国,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就是其结果。对此,人们常常会从体制、机制或其他方面对这种不和谐作出分析评估。这都需要,但并不全面。我们认为医学之“道”的偏差,或者说欠合理,也是关键之一。《论语·里仁》曾曰:“朝闻道,夕可死矣”!可见,孔夫子对“道”有多重视。但今天却很少有人愿从医学观念——医学之“道”上对此作些分析、批判。其实,讨论一下什么才是合理的,或曰正确的医学之“道(观念)”,对医学能否健康发展而言,常常是至关重要的。

    就我们看来:医学本体的核心部分(即排除了诸如医学建制、医疗体制、管理机制等众多相关内容或外围部分)至少可归纳成三大块:“道”、 “学”与 “术”。所谓“学”与 “术”,都容易区分:“学”,即科学问题、理论与知识问题;“术”,包括“技”,就是操作技术,包括诊疗方法、手段、经验与技巧,以及方与药之类问题。“道”却要复杂得多。我们并不准备作学究式的考据,可大致定义为“形而上”问题,包括医学的观念、模式、目的等等,一句话:医学的哲学层面问题。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医学所涉及的“道”,远较物理、化学来得复杂和多层次。

    医学的学术发展和技术进步有目共睹,但人们始终认为欠缺点什么,有些遗憾,甚至有些抵触和反感,不能不说是医学之“道”出了偏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