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破坏”到“控制”(一)

(2008-01-28 16:44:38)
标签:

肿瘤治疗

破坏

控制

健康

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
 

  关于中医肿瘤学的意义评价,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应放在世界大背景中,置身于历史发展潮流中。鉴此,反观一下世界肿瘤治疗之趋势,很有意义。

从注重癌细胞到注重人的生存质量

  经典的肿瘤治疗模式——肿瘤完全杀灭的概念,在强调整体医学的今天,已日趋显示出其弊端,它往往造成了肿瘤的过分治疗。目前国际上已将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作为重要指标,列入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难以企及的目标----清除所有癌细胞    经典的肿瘤治愈概念认为: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的惟一条件是各种治疗手段所能达到的无癌程度。就是治疗癌症必须杀灭或清除最后一个癌细胞,为此人们曾经追求尽可能扩大的根治手术、大剂量的强化或冲击化疗、大射野的根治性放疗等。事与愿违,迄今为止,上述治疗所能达到的最高疗效仅仅是短期的 “临床治愈”,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患者治疗后普遍出现生存质量的明显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继续治疗而死亡。

    由此关于肿瘤的疗效评定标准问题引起愈来愈多的学者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和病变扩展(PD)。“无瘤生存”是现代医学治愈肿瘤的标准,即肿瘤的治愈必须清除体内所有的恶性肿瘤。按照这个标准,临床上的“CR”并没有治愈。从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及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来考虑,要达到体内肿瘤细胞的完全消灭,是不可能的。所以,现阶段治疗后即使肿瘤在短时间内能达到“CR”,但其远期效果仍十分不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