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中国古代的经济学巨匠大师--计然

(2011-08-07 20:46:46)
标签:

经济学

中国

古代经济学

东方经济学

计然

越王勾践

价值规律

经济学分析

分类: 原创童话/奇幻/散文/诗歌

 

说起计然的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不过如果说起越国的大夫范蠡,大家都耳熟能详。范蠡以他的对越国的辅佐和后来的经商之道而闻名,但他的商业思想是谁启蒙的呢?就是这位春秋末期中国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家计然。

 

计然大夫像

http://s5/middle/4ca889a8ta9e9ebc98514&690
计然是越国的大夫,身兼政治家、思想家、经济学家等多个头衔于一身。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争霸风起云涌,而其中人才的流动和争夺也甚是激烈。计然原籍河南,本姓辛,名文子,因其精于计算运筹、在经济方面贡献卓越的而被当时人们尊称为“计然”,从此这个名字作为他的专属符号一直沿用。计然青年时期投奔地处江南的越国。时值越王勾践厉兵秣马,准备攻打老冤家吴国。计然曾提醒越王,要积累巨大的财富以备战时之需。但是年轻气盛的越王不以为意。后越王在伐吴战争中惨败,并被扣押在了吴国。


这期间越王变成吴王的马夫,任吴王差遣,饱受亡国受辱之苦。三年后,越王勾践返越,马上就想开始复仇的战争,奈何当时国小民穷,仓廪不实。他不得不向计然请教该如何做。


计然于是提出了几点重要的经济策略。


第一点 1.储备粮食。他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阴阳转换、物极必反的规律,在粮食生产中应该抓住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天气有时湿润有时干旱,要积极储备粮食做好应对天灾的准备。


他还分析了军事活动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旧时越国是农业国,国家的一切行动都应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比如部队的操练、出征要在农隙之时进行,否则会破坏生产,让人心生怨言、离心离德。必须把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考虑而制定军事政策。


第二点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理论,可以说是开中国古代经济学之先河,在那个年代具有极其超前的意识。


2.物价变化和利润获取。


刚才说了,春秋末年,整个中华大地得以仰仗的经济产业是农业。但在这种情况下,计然审时度势,通过自己多年的经营经验,总结出以下规律:


他认为农业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想让国库充实,积累钱财,光靠农业是远远不够的。他把商业和农业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应引导百姓进行生产和交易,而且要掌握价值规律,他认为商品的价格受货物的多少影响,“贵上极反贱,贱上极反贵”。


其实他的观点和西方几千年后的价值规律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情,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供大于求,那么商品价格会下降;如果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会上升。而商品的价格始终是在供不应求和供大于求之间、在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之间转化。如果想要赢利,一定要洞悉市场供求变化,并且根据情势积极调整货物的存量。


除了价格领域,他还在商品流通领域颇有建树。他认为货物流通速度越快,钱就会积聚的更多。不能造成资金和商品的占压和停滞。这个道理在几千年后的西方经济学中也得到了应征,众多的公式证明了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二者之间应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


第三方面。


3.计然提出平籴论。“籴”字读di,二声,是买进的意思。所谓平籴论,是要越王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以平衡农业生产和商业之间的关系。他说如果从事流通业的商人以每石二十钱的价格收购粮食,农民会吃亏;而农民以九十钱的价格卖粮食,商人又会吃亏。农民吃亏后会丧失种地积极性,粮食产量减少;商人吃亏会影响商品的流通。所以,收购价格应在三十至八十这一合理区间波动,不能超过上限和下限,以对双方都有利,造成粮食和商品贸易的平衡与繁荣。


勾践使用了计然推荐的方法,国富民强,为打赢吴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范蠡曾说过“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范蠡把这些计策用在了自己身上,果然发家致富,成为了有名的富商。

 

计然七策

http://s9/middle/4ca889a8ta9e9f3dce498&690

除了经济理论,计然还向越王敬献了用人理论和治国理论,他强调“谨选左右,精选左右”,认为贤明正直的臣子尤其是近臣可以积极地影响君王。还有“明于知人,明于法术”,即要知人善用,并且赏罚分明,用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些建议也取得了很好的收效。

 

在这里主要讨论下他在经济方面的卓越贡献,他具有超前的经济意识,他的经济理论全部得到西方经济学的支持和认证,而他比西方的学者们早了上千年。


我学的是经济学专业,也学过经济学说史,但我们的课程完全是以西方经济学为脉络经纬展开的,只要研究重商主义之后出现的众多经济学理论、流派和经济学家,对中国古时的经济学从没提及。


最近我看了计然的介绍和他的理论,忽然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的每一条理论不仅得到了印证,而且在世界的范围内,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都适用。这让人感叹中国古代从来不乏杰出伟大的经济学家,只是在古代只重农业的社会环境下,他们的光彩往往被埋没,还好计然碰到了一位明君,让他的理论得以实现,在几千年前的古越国展现光芒,也让他的故事流传,被后人所知。他的理论即使对经济日益复杂的今天,仍然不失指导意义,今天有很多经济学家、金融学家、理财师仍在以计然为例子分析经济。这些《越绝书》上记载着的文字,这些跨越时代的经典思想,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它们激励着后人,为研究经济,分析经济,发展经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我们熟读西方经济学如雷贯耳的名字时,也应记住这些中国古代经济学家的伟大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