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2]

(2009-10-23 10:19:34)
标签:

天台山

智者大师

塔头寺

肉身

真觉讲寺

分类: 衣钵履处

    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2]但不巧的是,我来住的这几天,塔院已缺水数日,饮用水是够用的了;生活用水,略显紧张。午斋罢,当家师一边洗碗,一边自言自语说:尽量不要洗澡,更不能洗衣服,否则吃水也成问题了。

 

    虽已近仲秋,晚上也有些许凉意,但早上出坡还是会流一身汗;平时稍一走动,也是汗津津的。而天台山有名的一景是“天台云雾”,这养育了著名的“天台云雾茶”的天气,却让卧具、衣物常常潮而凉。在塔院住了三天,身上的汗臭不必使劲嗅,就闻得到。没办法,只能把湿乎乎的背心脱下用风扇吹干(这几天山上雾气重,太阳偶尔探头又缩回去了),干了再穿上;湿了再脱下,再吹干穿上。MX师问我:怪事,为什么我不出汗?我说:师体内恐有寒气。他说是的。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2]

 

    寺院东门平时不开,关着的时候,俨然一个幽静的小寺院。角落有一口井,名“甘泉井”,常年不枯。我到的当天午后,水笼头一滴水也没有,于是就从这里打了一桶水上来。稍作沉淀,将树叶捞出,沙子沉底后,喝了好几口。余下的水作洗涤用。

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2]

 

 

    当年佛学院设在塔院时,学生加常住据说有六、七十单。2002年佛学院移至万年寺(古称万年报恩寺)后,几年间,这里常住仍维持在二、三十人左右。渐至现在的三个人。当年春夜里我曾走进过的教室,现在挂着窗帘,透过缝隙看,里面唯几张桌椅了。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2]记得僧寮后有一大片竹林,风吹过“呜呜”作响。再看时,竹子寥寥,已不复当年密林重重的模样。昔日我住过的二层挂单房,已改作僧寮了。斋堂前的板报还在。记得那年我在看板报时,寺里的一位会开车的师父KJ法师主动与我攀谈。回去后还与他通了几次电话。我是个比较念旧的人,尤其是帮助过我的,何况那时,我正在出家和继续工作之间彷徨。他虽只说了几句宽慰的话,我却一直感恩他!当时供养了他,回家后又寄了供养金给他——不过,据说不久即还俗了。

 

    还俗是一件可惜的事。还俗是一件正常的事。曾经开玩笑地戏说:还俗,=还是俗人(在家人)。如此这般,我没还俗,不依然还是俗人一个吗?因为还是俗人一个,我对于还过俗的僧人或已还俗的,始终有一份敬意!

 

    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2]那一年,心慌慌的四处转,虽说来过塔院,但是,直至如今回想起来,就像一瓣缥缈的梦,亦真亦幻。这一次来,我谨记上一次的教训,安静地巡视每一个角落,细细、静静地品味。以前,每到一个地方,会端着相机先拍一遍,然后再慢慢品味。现时则性格慢慢变得沉静了,带着随缘的心态,有兴致了就拍,没兴致了,就静静地坐着,或漫无边际地走。这并不要紧。有一些风景,记录在图片上;有一些风景,则须铭记在心里。

 

    塔院入口,老爷庙门前,即看到距塔院1.5公里,位于佛陇山岙中的高明寺,被称作智者幽溪道场。想着随时可以去看看的。但离这么近,没有成行,只能远远地看看。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2]

 

    临行前,向知客师月安法师告假。月安法师的表情,有一丝无奈,但很快就消失了。我发现塔院只有一部磁卡公用电话,算是寺院的办公电话。我曾经打过,但电话时常故障而无法听到声音。于是,我提出把手里另外一部闲置的旧手机送给月安法师,以便他办公之用。

 

    月安法师说:出家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非办不可,有了手机,反而麻烦事会一点一点多起来。他还说:他出家以后,他除了在剃度师那里住过,塔院是他住过的第二个寺院。多跑些寺院自然可增展出家的见闻,但我也知道能在一个寺院住上三年的,其实在僧人,在某种程度上,都算是有些“定力”的了。比如我,呵呵,在苏州一住不也是八年嘛!当然这并不绝对了。月安法师自言是个做事不积极的人。他说,他从不看别人的脸色,只管看住自己的心。同时,他也强调:刚出家或是刚刚修行的人,一定要找对环境,环境对行者很重要的——是的,对境炼心,是定力稍稍具足的人方可。现在的修行,就是乱了次第的!虽然很多人也在讲次第,但都是理论上的次第,操作性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强。

 

    月安法师何其难得啊!他没有与我讲过任何闲话,唯一的长谈,就是临别前的这一番话!这是怎样的发心呢,度了渺小的我?而现在佛教界人人都讲“发心”,僧人尤其怕被别人斥作粥饭僧或是发心小、心量小,其实,那些嘴上喊得最多的,往往也是慈悲心最淡泊的,极个别人甚至连同情心都谈不上。其实,首先能把握自己的人,菩提心是很容易生起的。这让我想起佛陀对声闻比丘的教诲:少事、少业、少悕望住(自利与利他,阶段不同,须行者自行如理拿捏)——而眼前这位月安法师,和我只说过几句话,他的慈悲,每每让我想起,感觉都是重重的!

 

    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2]因此,我特意只留了一张师在梅树前静立的照片……

 

    离开了,好想念月安法师!仅想念是不够的,还要以他为榜样,像他那样慈悲地对待别人!

    临行前,以木船天涯close夫妻的名义,供养了三位常住师父。这里风景虽美,一年四季都潮湿,冬天更是寒气重,偶尔水源不足,下山也不便——真正地清苦、寂寥,能不让人感佩吗?

 

    等车时,一只蝴蝶来送行。怕身上的汗臭味薰着它,撵走它,它不却不肯,反复飞来,停在裤腿上……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2]

 

重访·智者大师肉身塔院[1]

旧事点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路线提示:坐车到天台县汽车北站,上行固定的班车时间为5:30;8:10;14:00;16:00四趟。如遇节假日旅游旺季,中间会随机增加班次。如打车,从汽车北站或是天台县,个人经验是30—40元。下行班车不了解。如遇天晚,寺院又不挂单,也可徒步下山行至国清寺挂单或附近旅馆。本人虽体弱但1小时也可到达。僧人给挂单,如果功课熟练、法器熟练,是较受欢迎的。居士挂单,会视情况而定。]

闻法、共修,或了解更多佛法知识:↓↓↓

微信公众号:佛法闻思修群(或号:F21164636)

微信号:FFWSX320202030

QQ群:21164636

菩萨所持之爱语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