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培智课堂的有效教学(柠檬)
(2018-01-24 19:46: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感言 |
课堂有效教学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写好教案或者教的认真或者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在整堂课程中有没有学到东西,有没有收获;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不想学或者学了也没有得到相应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那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呢?我以娄底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的IEP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小瓢虫》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采取分层教学
由于每个智障儿童残疾程度及障碍类型不同,从而导致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学习基础上接受程度不一样。
在本节课中,授课老师将学生分为ABC不同层次,集体教学,分层辅导。根据学生能力、缺陷、差异及授课内容,灵活的安排学生的座位。在讲授新课环节,给他们创设不同的表现机会,让人人参与“学”的过程,通过教师示范、个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程度弱的学生可在其他学生哪里接收很多信息,受到启发,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相应发展。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特别是我们的特殊孩子,自己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经验,语言缺乏,或难以表达。在课堂中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去解答教师的问题。我们教师通常会忽略孩子的个性化语言及动作,使学生强制性学习,最终导致智障学生抗拒学习,不愿学习,更加无法理解教学内容。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解读学生的表达时巧妙的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去。教师在教学舞蹈动作时不是一味地固定要求这一个动作,授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创编思考,利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歌曲。如“小瓢虫飞到头上”设计头部动作为点点头,在教学完后引导学生创编,还可以“摇摇头,甩甩头”。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管能力强弱都有跟着进行动作演示。
三、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的求学欲望是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她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是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语言去吸引她们;假如她们和善的对待他们的学生,她们就容易获得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
培智学生心智较弱,不愿受打击,如果我们在上课时以微笑的、温和的话语去教学、去鼓励、去宽容,把他们当成好朋友,让他们身心愉悦,从而变得主动去学。
授课教师整节课语言富有童趣,声调抑扬顿挫但又十分温柔自然,让学生感觉非常亲切。并在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去鼓励他们,学生愿意跟着学,跟着做。
四、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创设情景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
2、使用多媒体设备
制作精美的课件,借用多媒体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相关知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本课教师课件制作的十分细致,将每句歌词内容以图片加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教学,更加便于学生理解。
3、游戏教学
本课以游戏“顽皮的小瓢虫”和“小瓢虫捉迷藏”来进行趣味教学以及巩固练习。把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活跃了培智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很好的调节了教学氛围,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关注每个孩子
在教学课堂中,总有一些孩子被边缘化,很少或不参与课堂。《小瓢虫》授课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多用方式去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回来,如:请他上来创编动作;在她面前示范动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灵活变通,发散自己的思维,留一点空白于课堂,进行弹性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不断前行,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