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数学游戏化教学(蔡)
(2016-07-06 11:44:55)一、游戏化教学的基本概念
游戏化教学又称教学游戏化,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化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一种能够利用游戏进行快乐教学和情景教学的基础教学,其通过利用游戏的娱乐性、游戏性、体验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完成教学目标。此外,游戏化教学往往是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实施的,学生通过在情境中感受多感官的体验和刺激,能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的出现,能够快速掌握知识,并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游戏化教学,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趣味数学学习情境氛围,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探究体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在获得真实沉浸性经验的同时增强其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小学数学引入游戏化教学理念正处于初步探究阶段,大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已经有意识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采用一些游戏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许多游戏化教学关注的是游戏的工具性意义,看重的是游戏互动娱乐性带给学生的愉悦体验,导致课堂热闹之后测评结果却极差,这主要因为当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观念尚不成熟,游戏化教学主要集中应用于低年级学生,再加上教师缺乏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导致游戏教学仅仅停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层面上,未能真正发挥其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积极效用,严重影响着游戏活动的有效利用效率。
三、在游戏中学数学
在开展数学活动中,我尝试将音乐、美术、体育与之结合。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我让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当音乐一停,会又有一名幼儿没有座位,这时我就引导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幼儿通过游戏实践获得“比较多少”的方法的数学知识。而且在认识数字6中我会要学生用画笔涂出数量为6的物品。
“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因为游戏深受幼儿喜爱,所以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学生的欢迎。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尽量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很好。
四、在角色游戏中创设游戏化的数学情境
五、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除了希望老师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外,更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因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有时,我还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所吃剩下的部分饼干像什么,孩子们有的说像游戏卡、像月亮,像小鸟等。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这样不仅巩固了幼儿对图形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脑筋的习惯,也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要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幼儿园的孩子们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5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5下”
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五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跟据数学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