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虎妈妈么?--谈谈我对成功教育的看法(补充后面)

(2011-01-18 04:40:05)
标签:

育儿

分类: 我是花参谋

你是虎妈妈么?--谈谈我对成功教育的看法(补充后面)



这两天收到花粉的提问如下:

花妈妈,你有时间的话开篇讲讲你对Amy Chua的育儿方法的感想吧。本来嘛,做为一枚懒人,我是想放任自流地育儿的,但最近看了炒得热火朝天的小蔡育儿经我又纠结了,到底怎样育儿才是一种比较不失偏颇的方法?想讨教一下我的育儿终极偶像花妈妈。

 

我昨天特地上网去看了下她的介绍。虎妈妈, AMY CHUA,华裔,自幼随父母从菲律宾移民美国。耶鲁大学法律教授。最近因为出版一本名为《虎妈妈的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而在西方社会引起广泛讨论。她写的是自己如何以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来教育两个女儿,而这些模式是她从她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下,就知道是怎么个路数了哈。反正看着都觉得特眼熟,虽然我还没机会仔细拜读她的书。但是大致看来她的理论和对孩子的要求,和我的都是一个套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这个模式教育出来的。所以她对孩子很多要求,和我如出一辙。

 

比如她认为,自己必须在女儿们的日常生活中掌握有绝对的权力,并要求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严格遵循以课业为优先的原则,比如不能参加在外过夜的活动,不能自己选择课外活动,除体育以及戏剧以外的科目必须都是A。

 

我们家孩子被邀请去朋友家SLEEP OVER,就是过夜,我是从来都不同意的,所以,他们也很明白可以去参加派对,但是不能在朋友家过夜,这是家规,但是学校组织的全班出游在外过夜的活动例外。学业是最首要的,所以任何课外活动,都必须在保证学习成绩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至于除体育和戏剧以外科目必须都拿A,我虽然没有说得那么露骨,但是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而且花朵也的确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一路拿全A过来的。因为北美的学期结束的各科那个A,是由整个学期的上课表现,作业分数和若干考试分数组合起来的评定,而不是一个期中考试来决定的。所以,我可以允许她们在平时作业或者考试里面犯错误,也不会去批评如果考试分数不够高,但是必须认真对待做错的地方,反思作业没有拿高分的原因,从而在以后不犯同样错误,而最终拿到学期结束总评定的A。这是对整个学期学习的一个评定。我就是要看他们是否尽力了,我知道只要他们一直保持认真的态度,以他俩的资质,拿A是完全可以的。

 

我在花朵们成长过程中也的确是属于说一不二的,属于那“言必行,行必果”的。这就是家里大人少,一人带孩子的最大好处。服从命令听指挥,是花朵们从小就受的家庭教育,讨价还价在我们家是没任何存在的可能的。

 

大花朵四岁那年,送她去上游泳课,她害怕把脸埋到水里,每次要去上游泳课,就满脸忧郁,但是她绝对不敢撒泼耍赖说不去,我们家孩子从来就不知道可以大哭大闹,耍赖打滚来达到目的的。所以,他们如果有不愿意的时候,最多是默默掉眼泪。于是来探亲的我妈看着就很心疼,说,要不别学了,大点再说。花爸爸也挺心疼的,但是我说:“不行,游泳必须去,必须克服心理上的害怕,这关系到将来的安全呀。现在要是不学,她以后就会觉得只要怕,就不用学。”

 

于是,让花爸爸陪着一起上课,一起坐在娃娃不到膝盖的水里,五个白白嫩嫩的小娃背影, 最右边一个男人的黑胖背影,挺好笑的。因为我的坚持,大花朵一路学下来,两年前游到十级,就不再学了。因为她说游泳没劲,就是游来游去的,没有创意,没有乐趣。反正已经学会了,这才随她去。

 

上学的那年,她开始学钢琴,也不是她主动要求学的,但她知道妈妈小时候学琴,外婆退休了学琴,咱们家女的就应该会弹琴,没什么可商量的,她是肯定要学的。但是开始学琴的时候,五线谱老看不对,于是我去纠正,说几遍还弹错,我的嗓音立刻高了八度,于是她的眼泪开始噼里啪啦的掉,花爸爸看着又心疼了,说:“算了,如果学琴,要让孩子那么不高兴,你又生气,她又哭的话,还不如不学。”我叫他去房间里,让他关着门别出来。然后给大花朵一盒纸巾,让她擦干眼泪继续练。

 

如果没有我的狠心,她怎么可能这么一路学下来,现在这么喜欢弹钢琴,喜欢欣赏古典音乐,每次去上钢琴课,乐理课都兴高采烈的?要说吧,慈母多败儿,在我们家,就是慈父严母。还好严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从来都是掌握绝对的权力。该狠心时就得狠心。

 

但是我也不是不给花朵们发扬民主的机会,比如大花朵当年退出芭蕾课,我让她考虑两星期, 退出了,以后就不可能再回来,只要她不后悔,那就退。最后她要退出,但是两年后,看到当时一起学的孩子表演,她心里肯定是有遗憾的,但是她自己做的决定,谁也怨不着。我只说过一条,中文学校是不允许你们想退就退的,那是豪无商量余地的。

 

为人父母的过程,是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我常常回想自己童年不喜欢的被对待的方式,想尽量在我做父母的时候避免。希望发扬我所受到的教育模式中的我认为可取的地方,但是摒弃我作为一个孩子时,很厌恶的一些方式。

 

我们从小习惯了大人老是拿我们和谁谁来做比较,比如“谁谁数学考一百,你怎么就考98呀?”比如“谁谁钢琴都弹八级了,你也是一块学的,你怎么才弹六级呀?”比如“谁谁比你高半个头呢,你也没少吃,爸妈也不矮,你怎么就那么矮呢?”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有多沮丧,多泄气,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孩子无所谓,那父母又要觉得孩子太没自尊心了。但是做父母的有没有想过,那“谁”是“谁”,不是你孩子。若是你孩子反问你:“谁谁的爸爸公司上市了,都是司机开奔驰送她上学。你怎么都骑车送我呀?”或者“谁谁的妈妈是大学英语教授,她英语发音就是标准,你教我的咋都有东北口音呢?”这个时候,你该怎么想?你会不会觉得拿别家孩子跟自家孩子随便这么一比,是多不公平?

 

让孩子泄气的那些言语应该避免,我始终认为,孩子就是得多鼓励才好,鼓励才增长自信,有了自信才能自强。当然咱们鼓励也得客观哈,不能不负责任的夸大其辞的瞎表扬哈,那样就会让孩子变成盲目自信了。

 

 

我希望孩子在努力按照我们设定的目标前进的路上,能够以比较轻松的心情行进,而不是流着泪,心里骂着妈,这么抱怨,憎恨的前进。所以,当AMY CHUA 的13岁的女儿跟她拍桌子,大吵说:“你要我过的生活并不是我想要的!”的时候,我想当妈的那么多年,那么辛苦的为孩子付出,却换来孩子这样的态度,该是怎样的心情,你也可以体会吧。如果花朵们长大成为旁人眼里很成功的人士,但是他们记忆中的童年是很多委屈,很多对我的不满的话,那我也不会由衷的高兴的。现在是信息社会,时代不同了,孩子接触的东西比我们小时候要多太多了。也不象我们小时候那么可以逆来顺受的,要是真把孩子给整过头了,逼急了,弄个离家出走什么的,那问题就严重了。又或者长大后,因为长期压抑而得个忧郁症什么,那也是很头疼的。又或者虽然表面按部就班,但是内心却与父母有了隔阂,那可能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弥补那道裂痕的。

 

我希望孩子们觉得妈妈是爱他们,是真心为他们好,而不是让他们觉得他们读书好,弹琴好,是妈妈用来炫耀的资本。希望他们拿最好的成绩,是因为我了解他们有这样的资质,只要他们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认真对待,全心付出努力,是一种人生态度。

 

但是,象这位花粉说的,做一个懒人,让任自流的育儿,我觉得,是绝对错误的。为人父母,是负有极大的责任的,即便养宠物,也得负责排泄训练等等的呀。所以,从你当上父母那一天开始,或者从你打算要孩子那天开始,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都说孩子是张白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他们最喜欢的,可以最擅长的。那么父母就该发挥孩子的潜力,这是父母的责任。撇开学校的课业,这是基础的不说。礼貌,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父母必须注重培养孩子的。除此以外,就是业余爱好了,我之所以在大花朵流着泪还要让她坚持学琴,是因为她那时候太小,她不知道音乐会是多么美妙的事物,所以必须让她坚持,若她几年下来,丝毫不能领悟音乐的美好,那么我也不会强迫她。

 

她溜冰曾经有段时间不努力,我当时给她两星期时间,让她想清楚,要么全力投入,要么退出,不要让我们大把的银子扔到冰上,换她吊儿郎当在那里晃荡。她最后决定要留下,从此以后,很认真练习,拿了好几块奖牌。

 

小花朵曾经在冰上和小朋友聊天说笑,我当场上去,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说:“你要是再被我看到一次,你在冰上聊天,立刻就下来,从此不要再想上冰。”她从此在冰上再不敢嘻嘻哈哈,其他孩子也不敢在冰上找她玩闹,因为他们都见识到了,小花朵有个厉害妈妈。只要我坐在看台上,小花朵肯定隔一会就看我一眼。我竖起大拇指,她就知道刚才的动作很到位,然后会满心欢喜,继续加油练习。只要她有所懈怠,我只要一个严厉的眼神丢过去,她立刻会加倍努力。

 

虽然在很多外国人眼里,我也是虎妈妈一类的,但是,我并不是一直那么严苛,我绝对不会对他们说,如果你们不好好练琴,我就把你们喜欢的娃娃挨个了捐掉,或者把你们喜欢的书烧掉。AMY CHUA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残忍。即便是有前因后果的,即便孩子再不听话,即便自己再生气,也不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喜欢就事论事,琴弹好坏,和娃娃,小说书没什么关系,不该以此来要挟孩子的,让孩子边担心娃娃和小说书的命运,边弹琴,也不是什么好方法。

 

对于AMY CHUA会骂孩子“垃圾”那样的字眼,这在我实在难以想象,不能因为我们生养了他们,就可以如此骂孩子呀,我承认我也不是一个很耐心,很温柔的妈妈, 气上来了大嗓门,也会骂孩子“笨蛋”,但是这就算是到顶了。至少笨蛋的妈也还是妈,可“垃圾”的妈是什么?垃圾桶?这绝对说明大人丧失理智了呀,真不是大学教授可以说出口的。不能以强凌弱是最根本的原则,做父母的也没有这个权利说自己的孩子。以粗话辱骂,或者打骂孩子,只说明父母的低能。学习控制愤怒是做父母的必修课,除非你希望你的孩子也成为一个暴跳如雷,随便骂人的人。

 

我也不会拒绝接收才四岁女儿画给自己生日的卡片,理由是画得不够好,不够资格被妈妈放到收藏盒子里,这对孩子是多大的伤害,难道孩子对妈妈的爱因为画得更仔细,就更强烈了么?四岁的孩子知道给妈妈画生日卡,应该是多值得表扬的呀。 

 

对于音乐,我不会要孩子去比赛拿到什么名次,或者必须那么多时间投入。我还是希望孩子全面发展,不光要脑子活络,也要身体活络,所以我们安排很多时间在溜冰,游泳,跳舞等等活动上。我希望孩子享受学习这些东西的快乐,如果能够拿到好的名次那是最好,拿不到,只要尽力了,也没什么可批评的。话说回来了,奥运冠军能有几个,难道进不了奥运会,大家就不参加体育活动了么?那不就是舍本求末了么。

 

但是很多华人父母觉得参加那些体育课外项目,又不能大学加分什么的,还不如去多上几个补习班,争取省考什么的拿个满分有用。也就是说,他们觉得钱花在那些看不到实际效用的项目上,远不如花在拿高分的地方更实际。

 

每个做父母的,都应该想想,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的,我们华人社会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是以职业,社会地位,收入来做标尺的。但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医生,律师,钢琴家的资质或者机会的。那么难道他们的人生就注定是不成功的么?成功的人就一定是快乐的么?

 

如果做父母的说,我对孩子没任何希望,随便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好了。这是最不负责任的,对孩子,对社会都不负责任。这和赌博没什么区别,这份“懒”是迟早要付出代价的。

 

做父母的可以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发现挖掘孩子的潜力,不严格要求孩子的课业成绩。但是必须对孩子在言行品德上有要求,这是必须的,不报效社会,至少也不要为害社会。你可以不是一个读书顶尖,收入很高的人,但起码得是一个,让周围的人尊敬喜爱的人。虽然我这么说好像有点过,但是我真觉得做坏事的人,受的家庭教育肯定不完善。

 

我希望我的花朵们将来成为这样的人,能够有能力帮助很多人,能够给很多人带来快乐,我相信他们在给别人帮助和带来快乐的同时,他们也是乐在其中的。人生的价值不就是找到快乐,分享快乐么。

 

不管花朵们学什么,做什么,我都希望她们本着快乐轻松的心情去学习,但是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努力。希望她在专业以外,还拥有其他的才能,而不是一个高分低能,大脑发达,四体不勤的书虫。

 

中国传统的严苛强硬的教育模式也好,西方轻松开放的教育模式也好,不能说哪个更好更不好,也不能说哪个更合适,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父母,适合的方式方法都不同,但是只要做父母的能够真正做到用心思考,努力学习,那么总是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一套方法。只要孩子乐于接受,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与父母感情融洽,那么就是最适合自己家的教育方法。但是在那之前,先要想明白,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自己在孩子眼里,是怎样的父母。

 

 

人生是一个过程, 虽然是向着终点行进, 但是这一路上如果充满眼泪和愤恨的话, 即便到了想去的终点,也没有多大的意思。

 

某种意义上说, 成功未必等于快乐, 但是快乐就是一种成功。

 

我希望我成为一个这样的妈妈,

和她们一起疯笑聊天, 看电影, 听音乐,一起逛街,一起互相评判穿衣打扮,那时候, 我们是姐妹;

她们有心事,可以毫不遮掩的向我倾诉,我会为她们出谋划策, 而不是呵责斥骂,那时候,我们是朋友;

她们有错,我会豪不心慈手软,立刻言令整改,那时候, 我就是个严母;

她们搞不懂中文, 或者钢琴听音不准,我会去帮忙指导, 那时候, 我是个老师;

我搞不懂的英语,法语,她们耐心解释给我听,吃不准的拼布颜色搭配,她们给建议, 那时候,我是学生。

 

所以, 我希望自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虎妈妈,对花朵们而言, 是亦师亦母, 亦姐亦友。

如果花朵们能够成为成功且快乐的人,那么我就是个成功而快乐的妈妈。

这就是我的目标。

 

 

-------------------------------------------------------------------------------------------

 

P.S :有花粉看了题目,以为是说虎子呢。我得更正一下哈。淘宝的爹妈在高人的指点下,改了淘宝弟弟的名字。其实淘宝的名字也已经被改过了,但是么,好像谁也没按高人说的名来叫淘宝,主要是太不习惯了。这次高人说,虎年生的孩子,忌讳名字里有虎,所以么, 小名就不叫虎子,改叫“升升”了。

 

 

有花粉评论:说的真好,只是小花朵在冰上聊天当着其它小朋友的面“训斥”这个我可能从心里是不赞成(但气急了估计也会做的出来),理想中的办法应该是把孩子叫到一边说比较好,一家之言。。。。

我的回答:这不是训斥,所谓训斥, 是大声的, 我是用普通的语调来告诉她, 如果她接着这么干的后果。若我叫她到边上单独说, 那么待会儿其他孩子照样来找她聊天, 她却不能回答, 不是难为她么?不是让别的孩子觉得她怎么那么不礼貌而对她有意见呢?难道让她挨个跟人解释她妈刚才跟她说了什么?

所以, 我来做难人, 让大家知道聊天是不允许的, 她就照样可以保持她的友谊了。我没有权利管教他人的孩子,但是他们也会从我的态度上看到,他们这样在冰上训练时聊天是错误的行为。即便是俱乐部的教练看到他们扎堆讲话,也会严令禁止。

 

 

后记:我又去看了下这本书的网评,说这是本很好的书,很值得一看。因为报纸断章取义,引用虎妈妈最偏激的言语,所以,引起很大反响,也有炒作的可能。但是看过书的人表示,这书本身写得很好,很生动,作者自己也是在小女儿起来反抗后,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但是说再重来的话,还是会采取这方式。

 

我打算去AMAZON定本来仔细读读,就是为了拿她当镜子,检查下我自己对花朵们的教育方式有没有什么偏颇的地方。有道是“无则加勉,有则改过”,这样才能保证花朵们没有跟我跳脚唱反调的那一天。今天下午,我问她俩,我对他们是不是太严格,她俩说:“哦,妈妈, 以前我们觉得你挺严格的,现在看来我们俩生在你家,真是很走运的了。”

 

说真的,我挺佩服虎妈妈的,能那么长期盯着孩子练琴,即便出门旅游还定场地练琴,这也是需要极大的耐力和毅力的,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大花朵买了本朗朗的英语自传,我们读了,我也很佩服朗朗的父母,真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要做人中之凤,必得吃得人中之苦。我这人没什么大野心,就想活得轻松点,也想孩子活得轻松点。还好,我家花朵们都不是音乐神童。幸哉,幸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