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诗人书法家鲁克
诗人书法家鲁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432
  • 关注人气:42,2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克《诗的奥秘》-“好诗精鉴”-哲思:诗的软黄金或硬钻石

(2018-02-24 15:50:15)
标签:

哲思:诗的软黄金或硬

诗的奥秘

好诗精鉴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鲁克《诗的奥秘》-“好诗精鉴”-哲思:诗的软黄金或硬钻石

哲思:诗的软黄金或硬钻石

 

无题三首

于人

 

 

你的突然造访,让我兵荒马乱

我的门打不开也关不拢

我的大脑短路逃进更加慌乱的小脑

 

我让好客的椅子把你请进来

再让雨伞,把你打发走

一部无声电影,就这样闯进经典

 

我用一杯苦丁茶篡改了意境

把当下,从历史解救出来

掀开窗帘,所有路灯替我张灯结彩

 

 

你启程了吗,夜幕降临

就把黑夜走完,才能找到出口

别回头,回头就复制了黑暗

 

你从右边过来,我举着月亮

站在时间的左岸,等你

那脖子伸得像长颈鹿一样的是我

 

我不会让你孤独,让你饥荒

我让爱因斯坦把时空剪短

让霍金,把果壳打开把果实摊开

 

 

为自己的伤口搽盐,为敌人的伤口

搽药,我们一边缠着纱布

一边品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逝水流年,这不是我生命中

唯一的卡特里娜飓风

你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我说

 

走向河岸,看河水奔流

我们要在海枯石烂之前,赶到海边

在日落之前,看落日的辉煌

 

于人的无题诗都是九行,精短,诗思宏阔深邃,诗风奇崛硬朗中又不乏朴厚温和,充满哲学意味,耐咀。

这里选的三首,都是爱情诗,或者说,都可以当作爱情诗来读。

先来看第一首,写的是因为“你的突然造访”而引起的我的“兵荒马乱”、“大脑短路”的种种幸福窘态,所有细节都十分真实细腻,又纯真可爱,真的像一部“经典”的“无声电影”——

雨天,女孩羞怯怯地去见男孩,却没有提前告诉他,男孩慌乱得手足无措,门都不会开了,开了也关不上了,就跟那颗心一样;女孩来了,坐在椅子上,后来又打着伞走了,如果这样表达就太平庸了,而诗人的处理方法是让椅子和雨伞人格化,让“我”隐藏在女孩接触到的物体里,可感可触,冷静而又机警。

初恋男女情窦初开,那样的见面和独处是十分美妙的,这本身当然就是一种别样的“意境”,但诗人不这样“顺着说”,而是“逆着说”——“我用一杯苦丁茶篡改了意境”——原本的“意境”其实各自内心里已经都有了,却都未点破,这时男孩突然递给女孩一杯茶,女孩优雅地轻啜一小口,眉头一下子皱起来——你能想象女孩的表情,她可能说了句“好苦啊”,也可能出于礼貌干脆什么也没说,只是噗嗤一笑。其实,那正是爱情的味道——诗人“篡改”并瞬间加深了原本的“意境”。

女孩道谢,告辞,翩然离开,男孩心里恋恋不舍,表面却装得很“正常”:“那你慢走,我就不送了哈?”(我猜的),可其实他的心一步也没有离开那女孩,你看他“掀开窗帘”,偷偷地把那女孩打着伞的背影望了再望,“所有的路灯”都仿佛“替我张灯结彩”——你看他开心成什么样子啊?就差打开窗子对着夜幕、雨幕和全世界大喊一声:“啊!我恋爱啦!”

来,看他第二首和第三首,诗人总有着不一般的表达。

 

你启程了吗,夜幕降临

就把黑夜走完,才能找到出口

别回头,回头就复制了黑暗

 

黑暗居然能够“复制”?别忘了“你”是在“夜幕降临”以后才“启程”的,勇往直前当然可以走到黎明,但一“回头”呢?已经走过的“黑暗”(的路),便重新出现在你面前——这黑暗,是不是被“你”的胆怯和犹疑“复制”了呢?

没有想象的诗歌是不可想象的,不擅比喻的诗人跟不会说话的哑巴无异。想象、象征、比喻,都是诗歌写作的重要修辞手法,但前提是,本体和喻体不能脱离了物理意义上的逻辑关系。

这首诗,仅仅因为前三行,或者说仅仅是因了“别回头,回头就复制了黑暗”这一句,就令人眼前一亮,从而让整首诗脱离了平庸之地。

再来看第三首。

 

为自己的伤口搽盐,为敌人的伤口

搽药,我们一边缠着纱布

一边品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生活中或爱情里,我们往往都是虚伪而又执著的,“为自己的伤口搽盐,为敌人的伤口搽药”——自我折磨,自我戕害,却又貌似很高尚,幻想着医治“敌人”,医治全世界(诗人尤其如此),这怎么可能呢?

而女人(“你”)就比我们现实得多:“你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我说”,说什么呢?

 

走向河岸,看河水奔流

我们要在海枯石烂之前,赶到海边

在日落之前,看落日的辉煌

 

——我们不要在河水(可以理解成“生活”的象征)里,而是要跳脱开来,“走向河岸”,用高于生活的心胸和眼界来看待生活、看待这世俗世界;我们就不要轻言什么“海枯石烂”了,我们本来就是“河流”(此在,当下),能够“在海枯石烂之前,赶到海边”——赶到理想的边缘就已经很不错了;何必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海枯石烂”呢?“在日落之前”——在有生之年,能够看一看“落日的辉煌”——享受生命里相亲相爱的每一天,不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