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克《诗的奥秘》:意象的营造

标签:
诗的奥秘意象的营造鲁克诗话古老的光阴 |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

油画:陆凤翔
意象的营造
顾名思义,意象就是“有意义、有意味的物象”。但深究起来,这世间存在“毫无意义、毫无意味的物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个空空的塑料袋,它几乎是没有意义和意味的,但当它鼓满春风飘荡在蓝天里呢?万象均有意,就看诗人如何筛选,怎样赋予。
不要把“意象”看成一个单纯的名词,而要看成一个词组:不是并列词组,而是偏正词组——“意”是象的定语,“象”是意的载体。简而言之,意象就是"画面",诗人给出的同时,意已暗藏其间。
意象和意境是有区别的。意象和意境的区别很微妙,我们要注意厘清。这跟梦和梦境的区别很相似:梦是实际的“象”,而“梦境”则是由梦引领并带入的一种非实而虚的迷幻空间。你能说“我做了个梦”,而不能说“我做了个梦境”。诗或诗的任务,就是诗人通过意象的营造,将读者引领并抵达一个或优美或迷幻的“诗意的梦境”。境因象生,象有涯,境无穷;象是点,境是宇宙。
诗的存在离不开意象的营造和构成,尤其是现代新诗创作,营造意象对一个诗人来说,像呼吸一样重要而又通常。
意象的捕捉和营造要注意什么呢?简单来说,意象有“四要”:新,奇,独,特。
一个“象”可以有无限个“意”,那么,哪一个才是最“新”鲜、最神“奇”、最“独”到,别人没用过,自己也没用过,而只为“这首诗”所“特”有的呢?这就考验诗人大脑这台高速计算机的筛选和甄别能力了。诗的创造性,诗人的创造力,就体现在这里。
古老的光阴
劈开山,道路就显出来——
秋深了又深,山崖之下,散落如棉花的
是洁白的羊群
二婶坐在羊群里,手拿枯枝,画她的名字
二婶的名字画到地上,就开出梅花
一朵,两朵,开出第三朵的时候
就有喜鹊叫起来--
一只羊羔不知深浅,往悬崖下探头
一株娇黄的野菊花,与它,彼此嗅了嗅
又都缩回来
生命如初恋,它们都被自己的好奇,吓了一跳
羊羔往回跑,尥着小蹄子,它一叫娘,母羊和二婶
都扭过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