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克散文:《老同学》
(2013-12-16 00:24:04)
标签:
鲁克散文老同学归仁东海泗洪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午夜,微信里跳出个自称老同学的好友邀请,天啊,居然是银行学校的老同学孙用明!一晃21年了,我有一种进入时光隧道的错觉。
用明对微信不熟,女儿在边上教他,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啊,这么多年了,他还是那么憨憨厚厚、笨手笨脚的。“么多年了,我找你找得好苦啊!”听着他熟悉的乡音,我蓦然有泪……
用明大我6岁,上银行学校那年,我刚刚有了女儿,而他已年过而立。在银行学校的两年里,我跟用明走得最近。为了生计,我常常给一些商家写写画画,偶尔不得不跷课,考试的时候,给我传纸条最多的就是用明了。那时候我在学校可谓风云人物,诗歌时常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书法更是频频获奖,知道我要去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用明比谁都高兴。是的,在他心目中,我这个兄弟一直是他的骄傲。
银行学校毕业,原则上都会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我和用明都哪来哪去,他回泗洪归仁,我回东海横沟,依然干我的出纳收款。因为这个,用明一直为我耿耿于怀。
一个周末想他了,我冒着雨,骑摩托车去邻县归仁镇找他,多远啊,裆都磨破了。用明知道我爱吃小龙虾,用花椒叶整整煮了一锅,味道那个美呀!我连壳都吃了,用明也不拦着,只是笑。夜里,我胀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用明就陪我聊天,几乎聊个通宵。那时咋有那么多废话呀,怎么说也说不完,说不够……
后来我辞去银行公职,南下北上,怀着一腔热血四处闯荡,去寻找并实现我的青春梦想,走到今天,可谓鼻青脸肿、九死一生。苏北,南京甚至整个江苏,那么多地名和人名在我的生命里,都显得沉重而苍凉,让我轻易不敢回首。许多年,我不敢或者说没脸跟任何老家的人联系,包括我的父母亲。
前年回老家,诗友赵士祥应邀参加一个诗人的作品研讨会,把我也薅了去,地点居然就在泗洪县归仁镇!我向镇党委书记打听孙用明,书记说,没听说这个人,应该是调走了吧?我觉得空落落的。不为了见用明,我来归仁干嘛呀?
“么多年了,我找你找得好苦啊!”
电话打过去,听到用明这句哽咽的话,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给你原单位打过电话,他们说你去南京了,唉……你嫂子还说,人家鲁文咏高升了,还认得你?我说,哪能呢?他不会……”
“用明哥,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你猜!”用明乐呵呵的,得意得像个孩子。
“我还真猜不出。”
“06年我就办了内退,做这做那,今年刚跟老表在无锡做了个公司,前几天我跟老表提到你,我说我东海有个老同学鲁文咏,这些年也不知么样了。老表说你搜呀!我就上网搜啊搜,还真把你搜出来了,原来你现在叫鲁克了……我这两天一直在看你的文章,看你在南京受了那么多罪,我都忍不住掉眼泪;可看到你后来在北京的家,我跟你嫂子又笑了,兄弟,你是好样的!”
用明的声音一点没变,一乐还跟个小孩似的;他说我也没变,还是那么好哭,这句话,就让我破涕为笑了。
其实我们都变了,用明的儿子早已成家,女儿也刚刚出嫁;而我的女儿,已经是个大学生了——我和用明同学那年,她才刚刚出生呢……
我问用明,大爷大娘还好吧?用明声音矮下去:“老母亲还在,父亲走好几年了……”
我想起那一年去归仁看用明,大爷身板还很硬朗,他一边烧锅一边嘱咐用明和我:“你们弟兄俩,得好好处啊,人这一辈子,有个交心的朋友,可不易……”
我又想起20年前的雨天,我骑着摩托车,一身泥水地出现在那个叫做归仁的小镇,从信用社里跑出来迎接我的那张青春的脸,带着阳光和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