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克诗话(六)

(2011-04-06 07:42:13)
标签:

鲁克诗话

现代诗歌

诗话

诗歌写作

创作谈

诗学随笔

文化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鲁克诗话(六)

 

写出好作品的“诀窍”之一,就是写“人人心里有而笔下无”的东西,诗歌写作尤其如此。

 

爱,是文学、是诗歌最原初也是最终极的存在意义。爱有小爱(小我)和大爱(大我)之分,一个作家、诗人不可能尚无小爱而拥有大爱之心。女儿就是我最美、最柔、最暖的一首诗,有了她,我才更真切地接近或深入了生命和诗歌。

 

诗,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暧昧”——越是“欲说还休”,越能打动人。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段“艳遇”(情殇),不论它已经发生还是尚未发生——诗歌,就是把读者内心的“痒”或“痛”挠出来。

 

祛头屑,用飘柔;祛诗中浊气、恶气、俗气,用二两明月,加三钱红酒。

 

写诗是把复杂的生活或客观世界简单化(但务必是“诗化”),而太多的诗人干的却是相反的活儿。

 

执拗也是诗写的技法之一。什么叫执拗?就是我坚持我的,不管对与不对,一如爱一个人或恨一个人,别去计较来由。

 

我的诗歌创作一直在向大美、大寂静靠拢——以“小”手段。

 

诗歌不能固守一种写法,一如人不能只有一种表情——即便总是笑,也是很可怕的。

 

改变“正常”的思维定势,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诗恰似流水,是由诗人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但须是清水,而非浊流。

 

要写你自己内心的疼——真的疼才有真的诗。形式只是皮囊。

 

怎样才能写好诗?关键在三个“练”——练眼,练心,练手。眼要尖,要敏锐,要善于从庸常事物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亮点即诗意;心要细,要暖,要柔(刚是另一种柔),什么时候你发现自己离浮躁远了、离功利远了,就离寂静近了、离诗也就近了;有心、用心,且有了眼力,那么,再勤于练笔,你离诗歌,就一天天近了,更近了——近到极致,你就是诗。

 

空灵是怎么来的?是抽掉了肋骨间多余的赘肉,甚至干脆抽去了过密的骨头。

 

诗歌不怕有病,怕乏味。

 

网络世界,写诗的人多如牛毛——大抵是因为写诗不需要认识或熟练使用太多文字罢——但真正静下心来读诗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尤其是那些写诗的,偏偏不爱读,只是关起门来打开电脑一味地制造、制造……作为一个不太年轻的诗人,也作为一个老编辑,看到太多的诗写者在歧途上越走越远,真的很心痛。当今时代,人心浮躁如许,诗是最低值甚至是一文不值的易耗品,它的功用,几乎已经沦落到仅仅是供识得一些汉字的网虫们消磨时间的另一种“游戏”了——对他们来说,诗基本就是用来浪费的,连同光阴一起。但最混沌的时代,也总有几双清亮的、醒着的眼睛,他们是真人,然后才是真诗人。

 

怎样才能写出好诗来?条件很多,诸如思想(生活积淀)的“厚度”,开掘的“深度”,用笔的“力度”……但最紧要的一点,我认为还是“温度”——它必然来自一个诗人对书写对象即客观世界的“真诚度”。

 

我们可以把写诗看成是另一种做爱——不是强烈地渴望,你做(写)它干嘛?没有真意、爱意、暖意,哪来的快意?勉强、草率为之,其结果只能是自己和对方(读者)都不满意。关于诗歌创作,我想借用那个很通俗的生理性成语做个比方,就是——“诗”满则溢。

 

一个网名叫“清新”的读者曾就我《春天的短消息》这首诗感慨说:“想象力非常丰富,画面感极强,我非常喜欢。我以为这么一首小诗,自己又这么喜欢,应该可以顺口背出,可试了几次,背不出来,真是怪了,只有返回来再读、再品。”是的,她的这一发现是真实而奇妙的。其实我也常常苦于背不下来一首极其短小的诗,别说别人的诗了,连自己写的都不行。写作时那种灵感稍纵即逝,词语和意象在那一瞬间是无比准确、跳脱、鲜活的,无法复制,不可多得。

 

诗歌从来都不是也不应该是诗人的专利,一切心怀美好(我称之为葆有诗心)的人,都是诗歌的国王和子民。博友“清澈如水”的这几行文字,她自己战战兢兢,甚至不敢确定它“是不是诗”,我要说,它是,肯定是。当一个人内心波澜决堤而出的时候,这些溢出心海的水无疑是最真的诗篇——尽管它可能尚且清浅,但它的主人已经离诗歌近之又近了。

 

真正的口语,是有着很迷人的亲和力的。口水例外。

 

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就是“疼爱”。

 

诗歌,首先是“发现”。发现的快感是个秘密,只有诗人自己知道。

——————————————————

(根据平日里给诗友们的回帖或点评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启:

 

1、因本博纸条每次打开都相当困难,为了阅读一个纸条常常耗费很多时间,所以,不是特别需要私下说的话,请发在评论栏或留言栏里,我会更及时地看到;

 

2、一博友总在一篇博文下发数条评论,且内容空泛无聊,甚至多次自以为是地感谢我所“送”的诗,真是莫名其妙,日前甚至发表长篇评论,字里行间满是胡言乱语,给本博带来了不必要的烦扰,多次善意提醒,依然我行我素,对不起,这样的“读者”我只能敬而远之了;

 

3、某试刊期刊未经允许选发了本人诗作,事后才来博客留言告知,对这样不懂法也不懂得尊重写作者的行为,本人厌恶至极,望离本博远点,再远点;

 

4、本博首页公告栏有联系方式,且已注明联系前提,却总有博友以拜师、请教等借口添加好友,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在此再次声明:本人不收徒,且每日时间都安排甚紧,创作之外无暇顾及其它,望朋友们体谅、宽恕。

 

一并问候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