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一组新诗征求意见结果的反思

(2010-10-10 09:46:44)
标签:

诗话

诗歌

鲁克

反思

诗学随笔

文化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这是写在上一篇博文后的回帖,算是毛坯文字了,有时间会进一步整理,不过大家从中看出个眉目还是不成问题的)

 

感谢大家支持。请朋友们继续畅所欲言,选你喜欢(更欢迎说出你所不喜欢)。各层面的朋友都说出真心话,某首诗的真正好与差就立竿见影了。
根据朋友们的意见统计(包括QQ上几位专业诗人朋友的意见),目前按得票数从高到低排列,大家比较满意的诗依次是:

想起你,在秋天
额济纳
火葬场
(以上三首得票相同)
清荷
写到秋水这个词
裸睡的囚徒
(以上三首得票相同)

其它6首得票居然也都相同,真是十分意外,其中《小区里的黑人》,一专业诗人十分推崇,而一普通读者朋友直言“不喜欢”;《鞋窠里的花生叶》,大部分朋友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这恰恰说明了我目前诗歌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正是我要认真思考和警惕的。
总体看,短诗受青睐的程度,远远大于20行以上的诗作。
感谢朋友们,你们辛苦了!从你们的意见里,我真的获益良多。感谢你们!祝福你们!也祝福诗歌。

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对于诗人来说,尤其如此。(自己写着写着就想把稿纸揉掉的不在其中)一首诗生下来,真正是丑是俊,不能全凭诗人一个人说了算,每个读者都有发言权。诗歌是一门见仁见智的艺术,尤其在网络时代,再差(客观意义上的)的诗,都有可能得到掌声(掌声廉价程度可见一斑),再好的诗(依然是客观意义上的),也都可能遭到部分读者厌弃,这都是正常的。让我欣慰的是,通过这次征求意见,得票高的——各层面朋友都认为比较好的诗,恰恰也是我自己最用心、最满意的,而得票低的,其中一部分我在写作的时候也是心里不太踏实的,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综合得分最高的几首诗,没有一首是专业诗人直言“不好”的,而得分叫低的几首,意见却呈现了两极分化:普通读者说不好的诗,专业诗人恰恰力捧。
为什么会出现一首诗专业诗人叫好而普通读者直言不好的情况呢?这里面也透露了一个信息:一方面,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有待引导,另一方面,诗人在写作的时候,是否也要兼顾到普通读者的感受呢?这个问题起码引起了我自己的注意。
把我同一个读者朋友就《小区里的黑人》一诗的意见交流发在这里,让大家也看一下。
再次感谢所有给予支持的朋友。
(读者朋友李) 16:17:19
小区里的黑人
李 16:17:44
不太喜欢,也没有太看明白,是在说自己白吗
李 16:17:49
(笑脸图标)
李 16:18:02
求教
鲁克(不闲聊 16:18:05
不是
鲁克(不闲聊 16:18:18
看懂最后两句就明白了
鲁克(不闲聊 16:18:48
这首诗很生活化,却有着超越国界的人性关怀
李16:20:02
恩,有感觉 
鲁克(不闲聊 16:20:07
其实我们都是孤独的,两个生命,偶尔相遇,尽管相互客气、礼貌,但终究是独立的——孤单的。我们在很多时刻,甚至无时无刻都无法“拥抱”,只能形单影只。《火葬场》的意义也在于此。 
鲁克(不闲聊 16:21:02
我们都有一个故乡,但我们又都背井离乡——即便在故土上生活,我们的魂也是飘泊不定的。《叫魂》所要表达的,其实就是这种游离感。(鲁克注:这首诗当时选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