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诗精鉴(14):赵丽华《风沙吹过》

(2008-06-19 01:01:06)
标签:

文化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风沙吹过……

 

    赵丽华

 

  风沙吹过草原
  风沙吹过草原的时候几乎没有阻挡
  所有的草都太低了
  它们一一伏下身子
  用草根抓住沙地

 

  风沙吹进城市
  风沙终于吹进城市
  在城市的街道上
  它们飞奔
  步伐比行人还快
  它们遇到混凝土建筑
  遇到玻璃幕墙
  它们一路地往上吹
  带着情绪往上吹
  在最高的楼层
  呜咽的最厉害

 

  风沙吹过我居住的城市
  向南一路吹去
  风沙还将吹过我
  吹过我时
  就渐渐弱了下来

 

鲁克赏评:

 

因为部分探索或谓游戏性文字被网络恶搞,诗人赵丽华备受争议亦可谓饱受折磨,却也在这份争议与折磨中声名大噪。“梨花体”文字一度甚嚣尘上,几乎成了非诗、伪诗的代名词,赵丽华本人也因了所谓的“梨花教主”身份而时时处于漩涡的中心。然而抛开这些纷扰,总体来看赵丽华的诗歌写作,一些篇什却远非世俗意义上的所谓“梨花体”文字可比的。

 

赵丽华的诗歌语言有着明显的口语倾向。口语的适度运用,可以增强现代诗歌的可读性和亲和力,但是须强调这个词:适度——过之则粗鄙浅陋乏味不堪,一如网络市面上那些“梨花体”的文字垃圾了。语言的口语性必然要辅之以结构的松散性,有时甚至是越散越好,却一如散文之要义,务须形散神凝——每于关键处若不经意地提炼出出其不意的诗意里,否则尽是流俗俚语,“诗”从何来?

 

《风沙吹过》可以看作是赵丽华诗歌的一个代表作。诗歌从“风沙吹过草原”展开去,继而“吹进城市”,一系列的表象都有着生动的细节支撑,读来轻松顺畅,读者的思维随着诗人笔下的“风沙”迅即刮向遥远和未知,及至“吹过我居住的城市”,甚而“吹过我”——由远及近,此时的“我”竟然与整个外在世界对峙并对等,漫漶的诗歌思维蓦然向内心收拢——“吹过我时/就渐渐弱了下来”——一个“弱”字,将纷繁嚣扰的外在世界之“强霸”外壳揭去的同时,亦将诗人内心的独立与顽强品格或勇敢追求诗意地凸现了出来,却又不动声色、不温不火,颇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我”在这首诗里,不仅仅是个体,它还暗指所有女性甚至整个物质和人文世界的弱小事物,而面对“风沙”之大,“我”之何为?何能为而何不为?这些都是读者在阅读时可以诗意理会并默默关照的。

 

[好诗精鉴]为本博的一个固定栏目,不定期地向读者推荐好诗,一诗一评或组诗综评,力求剖开诗心,祭献真纯。“不看名气,但选好诗”是这个栏目的选稿宗旨,恳望得到大家支持。请大家将自己的或看到的——感动、触动或震动过你的诗篇以留言或跟贴的形式推荐给我,我都将认真拜读,择优点评向网络和专业纸媒推介,并结集出版,向入选者寄赠样书。(请读者转贴时一并注明出处;请原作者见到本启事后将通信地址以留言形式告知。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反思与追问:诗歌算个什么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