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克评诗(七):鲁橹《夕照寺》(外一首)

(2008-06-09 07:48:32)
标签:

文化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夕照寺(外一首)

 

鲁橹

 

寺在左安门内板桥,地址至为幽僻,寺旁有居民三五家。每当日光西转,炊烟高升时,被晚日映着丹色,缕缕不绝,与庙墙相映,至为美观。

                                               ——《旧京寺坛考据》

 

夕照。寺。

天上人间的两个物件。

一个是太阳的迟暮。

一个是经卷的灰尘。

相濡以沫。从出生到继续生。

只是这样一直照耀着。

只是你有时能见。

有时不能。

 

夕照。寺。

天上人间的两件神器。

一个是大光明的最后发言。

一个是大思想的经典总结。

彼此挂念。从出生到继续生。

只是这样一直吟诵着。

只是你有时能听见。

有时不能。

 

夕照。寺。

夕照寺。

 

见证并享受这一切。 

 

我怀抱美好

 

幸福和不幸的生活

是谁规定的法则

在校园结实的木板楼上

我们曾经激情  朝气

是的  爱是它们的花冠

我羞于说出  木讷

在你身旁

我还是会看到海 火焰

看到夜晚升起

——那时我看不到夜晚是黑的

我像一座沉沦的岛

即使漂浮  在你身旁

也是光明的

 

在我身上  多少年

所有的能量都快耗尽

我对你充满爱情

犹如对祖国充满信任

就算流浪 捡拾路旁的石子生火

雪夜里被一只臭老鼠驱赶

我还是坚强  有勇气

选择这座城市  接受歧视  冷遇

迂回它   并且 

热爱  工作和阅读

 

我一直以为  这世界

只有你是唯一的风景  语言

唯一的我生存的力量

我心灵坚守的果实  不被采摘

 

而现在  此时

大地已彻底褪去它的华丽

整个世界都陷于简单 

冬季由于简单而喜悦地迎来春天

而我 我怀抱美好  即将腐烂                                     

你会长留于世

在这优美的人世听取我给你的赞歌

 

鲁克点评鲁橹是位陌生的女诗人,笔下却常有丈夫般的硬朗表达。邂逅她的《夕照寺》,不觉心底一沉,眼前一亮。这首诗节奏急促,声腔浑厚,苍凉、拙朴的意象透着沉郁、钝重的质感,它不飘,如夕阳挂在寺庙的檐角,自有一股向下、向地心人心的内力。对仗的形式,比兴的手法,一下笔就给读者勾画或者说速写了一幅夕照与寺的画面,简约而苍远,对夕照和寺的诗意定义准确到位:“一个是太阳的迟暮。/一个是经卷的灰尘”;“一个是大光明的最后发言。/一个是大思想的经典总结”。而他们“从出生到继续生”,在“相濡以沫”、“彼此挂念”中,在你“有时能(看)见”、“听见”而有时“不能”的局限与困惑里——夕照寺却是一个沧桑而沉默的智者,“见证并享受这一切”——相对于大自然的力量,我们显得多么渺小、无能而又无知!诗歌所传递给你的,绝不仅仅是一幅苍凉的、表面的夕照风景画。

 

《我怀抱美好》可以看作是对逝去青春或爱情的追忆,更可以看作是对生命、对万物的热爱与追问,它来自诗人冷峻的眼睛和微凉的胸怀,却是一首令你无可置疑的滚烫的“赞歌”。

 

诗歌初学者在书写时常常遇到笔不入纸的窘况,意象流于琐碎,诗质流于浮华,究其实,一切流于表面的因由都是思维的犁铧没有真正向地表以下掘进——你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必将决定着你诗歌的力度和厚度。

 

北京的格林小镇:
长期关注你的诗歌和诗评。问好!为何诗歌近几年寥寂,就是它常常背负太重,往往把自己往深里领,这样它在象牙塔里,很难接触大众。因为它的大雅,主动屏弃平俗。诗人们负荷深刻的思想,用这种文学样式试图诠释正在整合的世界实在是力不从心。从《诗》始,赋、比、兴,就是载体,由于文人们的艰深(屈原首当其冲),使诗歌远离一片热土。诗人们你写我看,我写你看,互捧互嗔,也算热闹。曾几何时,震灾中有口皆碑的诗歌,是那些接近口语,流畅的,发自肺腑的,情感发挥极致,琅琅上口的诗歌。诗歌作者,仍坚持自己的品位,以一己之见为标准,将失却多数,得到寡者。呼唤大众文艺,摈弃恨男怨妇的诗歌模式,不要给无力度的诗行以平台。
(2008-06-09 14:04:26) [删除]
博主回复:
感谢格林关注!您
的观点是对的,诗歌越来越小众化根本原因确实不全在读者那里,而往往与诗人和诗歌本身脱不了干系。诗坛是所有“坛子”里最浮躁之所,写出狗屁都会有人喝彩,甚至有人追捧效法,这就是新诗摆脱旧诗之格律束缚之后的“自由”极端,诟病显而易见,却少有人敢于或屑于棒喝,诗坛多你好我好大家好之好好者,恶莫大焉!一些选本亦基本成了某些小圈子的集体亮相台,普通新人难登其室,而恶俗的圈诗、派诗却成了初学者追摹的典范,如此恶恶因循,现代诗歌想不衰颓也难。故此,本人想尽一己之力,给真正的好诗和优秀新人以呼吸的空间,希望得到包括您在内的广大读者、诗家支持与批评。握手!

 

[鲁克评诗]将作为本博的一个固定栏目,不定期地向读者推荐好诗,一诗一评或组诗综评,力求剖开诗心,祭献真纯。因博主视野有限,目前仅从新浪博客中筛选现代诗歌,不看名气,但选好诗,恳望得到大家支持,并恳请大家将自己的或看到的——感动、触动或震动过你的诗篇以留言或跟贴的形式推荐给我,我都将认真拜读,择优点评向网络和纸质媒体推介,并将适时结集出版,同时向入选者支付样书和稿酬。(请读者转贴时一并注明出处;请原作者见到本启事后将通信地址以留言形式告知。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反思与追问:诗歌算个什么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