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
夕照寺(外一首)
寺在左安门内板桥,地址至为幽僻,寺旁有居民三五家。每当日光西转,炊烟高升时,被晚日映着丹色,缕缕不绝,与庙墙相映,至为美观。
夕照。寺。
天上人间的两个物件。
一个是太阳的迟暮。
一个是经卷的灰尘。
相濡以沫。从出生到继续生。
只是这样一直照耀着。
只是你有时能见。
有时不能。
夕照。寺。
天上人间的两件神器。
一个是大光明的最后发言。
一个是大思想的经典总结。
彼此挂念。从出生到继续生。
只是这样一直吟诵着。
只是你有时能听见。
有时不能。
夕照。寺。
夕照寺。
见证并享受这一切。
我怀抱美好
幸福和不幸的生活
是谁规定的法则
在校园结实的木板楼上
我们曾经激情
是的
我羞于说出
在你身旁
我还是会看到海 火焰
看到夜晚升起
——那时我看不到夜晚是黑的
我像一座沉沦的岛
即使漂浮
也是光明的
在我身上
所有的能量都快耗尽
我对你充满爱情
犹如对祖国充满信任
就算流浪 捡拾路旁的石子生火
雪夜里被一只臭老鼠驱赶
我还是坚强
选择这座城市
迂回它
热爱
我一直以为
只有你是唯一的风景
唯一的我生存的力量
我心灵坚守的果实
而现在
大地已彻底褪去它的华丽
整个世界都陷于简单
冬季由于简单而喜悦地迎来春天
而我 我怀抱美好
你会长留于世
在这优美的人世听取我给你的赞歌
鲁克点评:鲁橹是位陌生的女诗人,笔下却常有丈夫般的硬朗表达。邂逅她的《夕照寺》,不觉心底一沉,眼前一亮。这首诗节奏急促,声腔浑厚,苍凉、拙朴的意象透着沉郁、钝重的质感,它不飘,如夕阳挂在寺庙的檐角,自有一股向下、向地心人心的内力。对仗的形式,比兴的手法,一下笔就给读者勾画或者说速写了一幅夕照与寺的画面,简约而苍远,对夕照和寺的诗意定义准确到位:“一个是太阳的迟暮。/一个是经卷的灰尘”;“一个是大光明的最后发言。/一个是大思想的经典总结”。而他们“从出生到继续生”,在“相濡以沫”、“彼此挂念”中,在你“有时能(看)见”、“听见”而有时“不能”的局限与困惑里——夕照寺却是一个沧桑而沉默的智者,“见证并享受这一切”——相对于大自然的力量,我们显得多么渺小、无能而又无知!诗歌所传递给你的,绝不仅仅是一幅苍凉的、表面的夕照风景画。
《我怀抱美好》可以看作是对逝去青春或爱情的追忆,更可以看作是对生命、对万物的热爱与追问,它来自诗人冷峻的眼睛和微凉的胸怀,却是一首令你无可置疑的滚烫的“赞歌”。
诗歌初学者在书写时常常遇到笔不入纸的窘况,意象流于琐碎,诗质流于浮华,究其实,一切流于表面的因由都是思维的犁铧没有真正向地表以下掘进——你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必将决定着你诗歌的力度和厚度。
[鲁克评诗]将作为本博的一个固定栏目,不定期地向读者推荐好诗,一诗一评或组诗综评,力求剖开诗心,祭献真纯。因博主视野有限,目前仅从新浪博客中筛选现代诗歌,不看名气,但选好诗,恳望得到大家支持,并恳请大家将自己的或看到的——感动、触动或震动过你的诗篇以留言或跟贴的形式推荐给我,我都将认真拜读,择优点评向网络和纸质媒体推介,并将适时结集出版,同时向入选者支付样书和稿酬。(请读者转贴时一并注明出处;请原作者见到本启事后将通信地址以留言形式告知。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