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克评诗(四):谷禾《经过幼儿园》、《墓地》

(2008-06-04 17:48:31)
标签:

文化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经过幼儿园(外一首)

      谷禾 

远远地  传来孩子的课诵

仿佛荞麦在灌浆  返青的枝条儿在阳光中

抖擞着满身的花瓣和嫩芽

 

但此刻  操场一片安静

一群鸽子  在红漆的山羊面前徜徉漫步

偶尔飞起来  能听到翅膀的噼啪声

和自己的心跳

 

从春天到秋天  每一次经过

我总要停下来

侧耳聆听  有时望见黄叶翩飞

有时望见一地落红

 

我听见“举头低头”  还听见“故乡明月”

尾音拖得比季节还长 

但从没看到过孩子们的身影

 

我疑心自己身处梦境

忘了这儿相距童年千里之外  太阳当空

北运河沉默无语

一节节火车  开进我空洞的骨头

                               2007、11、11

 

墓地

 

穿过一片庄稼地  簇拥的几十座坟茔里

住着我逝去的先人

 

脱去肉身的累赘  灵魂获得了安宁

日出日落  风息浪静

谁还对纷繁的红尘牵肠挂肚

 

这就是先人的居所

远离了城市、村落、儿孙的香火和供奉

轻声的咳嗽也不再响

 

天色暗下来  北风透过衣裳吹彻骨头

泥土和虫鸣在变凉  杂草变枯

几只鸟飞过头顶  流萤在草根下挑着灯

地也寂寂  天也寂寂

 

这也是我的归宿  走遍天涯

最终也被送回来

平静地做儿子  在双亲的膝下承欢尽孝

守着三尺疆土

 

今夜我从千里之外赶来

坐在一片坟茔之间  肉体渐渐消失了重量

我的身外是星空  星空接着更大的星空 

                               2007、8、6

鲁克点评:

网络的兴盛给了诗歌发展一个加速度,而从另个角度讲,网络诗歌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却也给诗歌的纯度一个巨大的稀释和破坏作用,甚至有人忧言其对诗歌是“摧毁性打击”。抛开这些偏见或成见来说,网络不论对写作新手还是成名诗人,都是一个挑战和契机。本专栏所选、所评诗歌,均来自网络,甚至绝大部分来自于新浪博客,有的业已成名,而博主在选稿上更力图倾向于无名作者,当然,无论名家还是草根,前提只有一个:诗好。至于这个“好”的标准,自然是见仁见智的,我只遵从自己的心眼,把我认为好的诗歌推介给读者,唯愿能给广大读者和诗歌初学者,在阅读欣赏和创作借鉴上起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诗贵情真,而真从何来?又如何表达?这是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可能困扰初学写诗的朋友很长一阵子,甚至是一生。我向来反对诗歌写作者自囚于务虚飘渺的象牙之塔,主张关照社会现实,少做或不做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类”,让诗歌接上地气,让诗人首先还原为“人”。窃以为,果如此,则其情可真、其诗可观矣。

 

说到这里就突然想到了一个“选题”问题。作协每年度都会给小说家和报告文学作家一定的选题申报指标,目的就是要制约作家写作的方向和范围,朝着既定的健康向上的目标进取。而诗歌不然,在大多数人眼里,她是“小”的,不太重要的,因而一直没有听说过有哪级作协给诗人下指标、要求报选题的。但是,我们诗歌写作者自己心里应该有起码的“选题意识”: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这确实值得大家警惕和反思。一些诗歌爱好者甚至一些成名诗人,长期甚至毕生都陶醉于风花雪月和空中楼阁的书写和吟哦,不能不说是悲哀的一种。

 

语言洗练,笔法沉实是谷禾诗歌的一个特点,其诗常以细节取胜,又每以大气见长,而节制、简约的“冷抒情”意味给谷禾的诗歌增添了一抹冷峻而恢宏的色彩。

 

这两首诗,首先从选题上看,它们都不是务虚的,这就使其与读者的心眼接轨提供了更实在的基础。

 

远远地  传来孩子的课诵

仿佛荞麦在灌浆  返青的枝条儿在阳光中

抖擞着满身的花瓣和嫩芽

 

但此刻  操场一片安静

一群鸽子  在红漆的山羊面前徜徉漫步

偶尔飞起来  能听到翅膀的噼啪声

和自己的心跳

 

前两节,由远及近地,诗人把自己有意或无意间经过幼儿园的场景跟读者进行了诗意的描绘,那些比喻都是朴素无奇的,但却亲切自然鲜活生动,有力地调动了读者听觉和视觉官能,随着诗人的脚步和眼睛,大家步步深入,甚至跟他一起去怀想——

 

从春天到秋天  每一次经过

我总要停下来

侧耳聆听  有时望见黄叶翩飞

有时望见一地落红

 

我听见“举头低头”  还听见“故乡明月”

尾音拖得比季节还长 

但从没看到过孩子们的身影

 

娓娓道来,如叙家常,诗意却已在平淡无奇中层层展开:零落的桃花,翩飞的黄叶,这“从春天到秋天”涵盖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致,更暗指岁月的无情——“我”的一年年衰老和幼儿园里从没见过身影的孩子们永远童真的读书声,形成鲜明的反差,诗句简练、节制点到为止,及至结尾一节出现,仍给你意犹未尽之感——

 

 我疑心自己身处梦境/忘了这儿相距童年千里之外”。这一句,貌似平常,却是对以上如许陈述的高度概括和诗意升华,不仅将读者的视线和思维从“幼儿园”生发开去——放到无穷远,而且对全诗的节奏也是一个恰当的调整,为诗意的进一步生发和开掘做了巧妙的铺垫。“太阳当空/北运河沉默无语”。视线和思维蓦然又由远及近、由高及低,甚至向内心归拢,一个“沉默不语”让以上所有童年声响蓦然停顿。而屏息之间,“一节节火车  开进我空洞的骨头”——其想象之奇、张力之大超乎寻常,读到这样的结尾,你是很难将思绪马上转移开去的——就是在这样余音袅袅的回味里,读者和诗人共同完成了一首好诗——朴素而奇妙的好诗。

 

《经过幼儿园》,如此小题却成就了一首大作,不能不说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而善于驾驭诗歌天马的,往往是最朴实无华、敏感多思的心灵骑手。 

 

《墓地》无疑更是谷禾诗歌里的上品。对死亡的理会与感悟,对亲人的怀念与追思,诗行间处处隐现着对生命的热爱与拷问。“天色暗下来  北风透过衣裳吹彻骨头/泥土和虫鸣在变凉  杂草变枯/几只鸟飞过头顶  流萤在草根下挑着灯/地也寂寂  天也寂寂”。一股由细节推动的冷,渐次漫上心坎,诗人和读者无不感受到了那份沉重;而当“肉体渐渐消失了重量”之后,诗人没有消极颓废的表现,也不是口号式的“积极”,而有着超乎寻常的视野和胸怀:“我的身外是星空  星空接着更大的星空”,只以意象呈现而不说出,其力度和空间却都大得不可言说。

 

[鲁克评诗]将作为本博的一个固定栏目,不定期地向读者推荐好诗,一诗一评或组诗综评,力求剖开诗心,祭献真纯。因博主视野有限,目前仅从新浪博客中筛选现代诗歌,不看名气,但选好诗,恳望得到大家支持,并恳请大家将自己的或看到的——感动、触动或震动过你的诗篇以留言或跟贴的形式推荐给我,我都将认真拜读,择优点评向网络和纸质媒体推介,并将适时结集出版,同时向入选者支付样书和稿酬。(请读者转贴时一并注明出处;请原作者见到本启事后将通信地址以留言形式告知。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反思与追问:诗歌算个什么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