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教育细节技巧灵感现实主义鲁文咏北京鲁克 |
分类: 《鲁克评诗》及诗话 |
谈谈写作
(根据元旦下午与一个文友的聊天记录整理)
纪实写作的一个关键词叫:细节,它是推动故事发展并有力打动人心的先决条件,其实它用在任何文体的写作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再华美的词不构成逻辑语言都是死的,而打动我们的,永远都只能是细节,包括生活中那些让你难忘的朋友或亲人,我们牢记并感动甚至感恩于他们的,绝对不会仅仅是他们的“模样”,而必定是这些“模样”背后那些个铭刻于心的深刻而活生生的“细节”。
脚下的路和笔端的天空是成正比的,脚下走得越坚实、越远博,笔端的天空就越深邃、越高远。离大地近些,再近些——大地容纳了所有的山岳与江河,而太多的文学爱好者往往沉溺于一些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价值永远都不可能在抛开现实主义的前提下而实现,任凭各种思潮、各种流派风云万千,“现实主义”永远都不会“过时”——你文章的厚度与力度,往往就体现在你的笔尖掘进现实生活内里的深度与广度。
“技巧”永远是存在的。最高的技巧是让读者感觉不到技巧,甚至连自己也感觉不到——一切似乎都是浑然天成的,你不过是把那些文字从脑海里“抄写”下来而已。诚然,这需要大量的生活和生命积累以及长期的写作和人格历练。文学艺术的“技巧”是无处不在的,而所有技巧中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永远都是朴素(自然)与真诚(真情)。
技巧不是“等”来了,一如书法中的“永字八法”,你再全神贯注地去看、去捉摸(当然这也是必要而重要的),若不实践,不让你的笔墨在经过思维以后落到纸上、落到实处,都是白扯。包括灵感,也不是纯粹“等”来的,灵感一如闪电,它的前提是有着足够多的带着思想电极的云团在气流的作用下去运动、去融合、去碰撞——火花是瞬间的,而积蓄却可能是漫长的整整一个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