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饶舌(35)

(2016-06-17 08:34:57)
分类: 性情流露

饶舌(35

饶舌(35)

六月份,是一个考试月,高考、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忙忙碌碌,让人不得清闲。尤其是高考,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化,各级领导强调了再强调,到了高考那两天,每场考前都要进行培训,翻来覆去,诸如启封试题袋不要割掉内舌头;监考员必须一前一后一坐一站立监考;监考员及考生上厕所必须由两人陪同,必须做好登记,必须重新电子检测;条形码粘贴必须平整,千万不能撕坏了;考试期间考室门或全开或关闭,要让监控室能够全面监控考室情况,等等等等,领导越是声嘶力竭,监考员越是紧张,反而越容易出现问题。第一场考语文,我们四人担任流动监考员负责的12个考场就有两个将试题袋内舌头割去了,监考员粘贴条形码战战兢兢,稍微起皱就报告流动监考员,我们再向考务主管报告,弄得风声鹤唳。其实,大可不必如临大敌般对待高考,无非就是一场考试,只要按部就班,扎扎实实按照规范要求办理,就不会出现问题,根本用不着大小领导们叮嘱再叮嘱,要求再要求,当然,那些领导们如此做,正好反映了他们内心的虚弱和不自信,也加剧了高考的紧张氛围,实在是一着败笔。

 

613看到平度许培良老师的博客评论,告诉我《难忘那片芦苇》发表在《山东教育》中学刊20165月号,非常高兴,当即发纸条向许老师表示感谢。我写散文没有底气,以前虽然也写过一些,但都语言干巴,没有多少文采,故而仅仅在市报发过几篇。今年加入县作协,开始在散文写作上用力,无奈天资不敏,成效不大。《难忘那片芦苇》是3月份一次近郊游中,一座山区水库旁边一小片摇曳的芦苇引发我对家乡曾经有过的大片芦苇的记忆而写成的散文。随后,发在“玩转临朐”微信圈中,不少微信朋友给予了肯定,有的也提出了修改意见。接着,我将此文发在博客上,又综合一些博友的意见,做了润色。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将此稿投寄《山东教育》中学刊校园文化板块。想不到这么快就给发表出来了。这是我的散文第一次登上省级报刊,对我而言是一个标志性事件,这将激励我更好地向散文大家们学习,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力争在散文写作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从五月底以来,杂事很多,读书的时间少了,内心荒芜,很是恐慌。前几天重新收拾心情,连续详细读了《黑白男女》《赵秉忠状元卷注释》《状元卷失窃大追踪》,方才找到感觉。读书也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是不能停顿的,每天都读点,形成习惯,自然就顺畅了。有几天没有读,内心就浮躁了。这也警示自己,不能懈怠。前几天,网购了五本书:《森林里的小火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言津逮》《家世》《波西米亚玫瑰的灰烬:萧红传》,除了第一本是给女儿的,其余四本是我久已想买的,这次当当网搞了满10040活动,正好给了我机会,五本书才花了624元,可谓书美价廉。昨天开始阅读《波西米业玫瑰的灰烬:萧红传》,很精彩,很棒,作者邹经用女性的视角演绎心中的萧红,又加之作者的文学博士身份,让这本传记的所有内容均有文本、史料依据,又呈现出很多新材料新分析,平实生动,慧眼独具,很是养眼。对萧红,我是极为欣赏的,单单一部《呼兰河传》就奠定了她文学家的地位,可惜她生命只有短短的三十年半,天妒英才,读她的传记,也是对她最好的怀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