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做有思想的教师

(2016-05-11 07:31:46)
分类: 教育随笔

怎样做有思想的教师

怎样做有思想的教师

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的尊严源于思想,人因思想而伟大。”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最应该将“有思想”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何为“有思想”?简单而论,就是看问题有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判断,不是人云亦云。具体到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取向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坚守道德底线,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安安静静教学,勤勤恳恳工作。即使身处浮躁多元的社会环境中,也绝不迷失自我,不随波逐流

怎样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我的理解,不外乎读、研、写三条道路。

读出自己的思想。教师是教书人,教书人首先应该是读书人。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其中的“智如泉涌”是指知识渊博,学高为师。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单靠“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应让自己成为取之不尽、循环往复的“长江大海”,而勤于阅读,善于阅读无疑是教师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源泉。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要把读书当做教师的第一精神需求,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都强调了教师阅读的重要性。那么,教师读什么,才能起到涵养思想的目的?我以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生态下,教师要少喝点“心灵鸡汤”,多读些经典,通过开放的阅读建立自己的思想,提升职业的品位。《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教育文集》《爱弥儿》等中外教育名著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是教师阅读的首选;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些热门书籍,如《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等,也应该静心读一读;同时,要涉猎一些精彩的人文书籍,《世界是平的》《民主的细节》《历史深处的忧虑》等都值得教师细细品味。除了各种书籍,对教育报刊的阅读也不可缺少,教育专业期刊应作为教师案头必备,随时了解专业教学方面的改革动向和各地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丰厚自己的教学储备。我相信,每个教师只要静下心来主动阅读,必然能够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拥有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研出自己的思想。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教育即人学”,是常教常新的事业,研究应该是教育的常态。作为一线教师,研究就是要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叙述中开启智慧之门,使日常的教育教学经验彰显出理性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思想、智慧的生成是潜心研究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要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勇于反思教育教学,敢于向落后的教育方式挑战,并身体力行做好“基于问题的行动研究”,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营造让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从学科育人高度出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需求,关注学生能力、长远发展和生命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笔者从教学需要和专业发展最迫切的需求出发,致力于“小课题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多个小课题进行了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开展教研会让教师站在更高角度审视课堂教学,逐步建构自己的教育思想,创造独特的教育艺术,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我国有些教育专家总结出教师专业发展公式:教师专业发展=小课题研究+教学反思,是很有道理的,从传统的“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离不开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和深入研究。教研是做有思想教师的另一个强有力引擎。

写出自己的思想。善于记录,积极写作,是一名教师走向优秀的必由之路。出版过《寻找有意义的教育》一书的浙江绍兴稽山中学教师蔡朝阳认为:“教师的写作,其意义在向内与向外的两个层面得到了统一的可能,同时展开的,将是对教育意义的追寻。”显而易见,教育写作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思维品质具有很大催动作用,因为教育写作能将教师脑海中漂浮的思绪化为清晰的文字,能将模糊的认识变为深刻的思想,能为踏实的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长期以来,一线教师普遍忽视教育写作,不知道该写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写。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的“论文”应该是“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案例”。反思性的教学笔记、叙事性的案例研究应该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写作的两个着力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与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联系很紧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一手材料,比如备课时一个突发的灵感、一个知识的火花;上课时一个有效的教法、一次预设外的与学生思维的碰撞;读书时的一个崭新观点、激发出的一个新奇想法;比如某一内容不同以往的教学设计、一个新教学模式的运用等等,都可以成为教育写作的素材,关键在于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真正扑下身子总结教育教学的得与失。华东师大教授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身为教师,只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不断地总结,经常地反思,就一定会逐步摆脱平庸,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书写出精彩的教育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