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哲学便是爱智慧也是爱我们自己

2400多年前,古希腊的雅典广场,苏格拉底不断地就许多所谓的“常识”向人们提出诘问,意在唤醒人们思考。然而,人们更喜欢服从已有的价值体系,苏格拉底的“诘问”无疑在撼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以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公元前399年的春天,三名雅典公民对这位哲学家提起诉讼,告他不敬城邦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
法庭给了苏格拉底机会,让他当众宣布放弃他的哲学,但是他选择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根据柏拉图的叙述,他意气盎然地对法官说:
“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先生,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于是,他就被带到一所雅典的牢狱中等待生命的终结。他的死,标志着哲学史上一个特定的时刻。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思想的独立性,那么也就失去了判断对错的能力,遇事只能盲从。
一个只知盲从的群体,其精神结构中天然地缺失了“自省精神”,他们需要“超人”来为其思考,于是,专制由此而生。
爱哲学,便是爱智慧,也是爱我们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