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东一块石头
山东一块石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791
  • 关注人气:2,1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那串厚实而深远的脚印

(2015-01-14 07:48:59)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贴文章
谢谢陈树彬老师!一起为教育环境的改善做些努力!

                  --读马玉顺老师的《脚印》有感

                             陈树彬

     作为网友,幸运得到马玉顺老师寄来的教育著作《脚印》是在201513日下午三点多。从传达室里的一堆快递中,我一眼便看到了这个格外显眼的邮件——特快专递,心中便情不自禁地荡漾着激动和喜悦。

 回到家,我第一时间给马老师的手机发去短信,告知情况。当时,马老师也许正忙,只回了简短的四个字:“收到就好。”这是我与马老师第一次正式的线下交流。我寻思着,马老师心中的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吧,这正好与它的网名“一块石头”不谋而合。

 收到书,我自然心花怒放,心情格外的好,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其实,这并非是我头一回收到网友寄来的书了。目前,我手头上有不少网友的作品,如朱华忠的大作《与心灵一起舞蹈》,申屠达旦的《教育的新节奏》,李健的《我的梦想》,严卫林的《教育,我有话要说》,李磊的《行走在路上》,仲崇波的《春风化雨集》等等。但我知道,马老师的这部著作对我今后的专业成长,也许有着更加与众不同的意义。我视它为掌上明珠,天赐礼物,一定会好好珍藏,认真拜读。

 这本书一看封面就让人欢喜得不得了。它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是光明学林文丛第3辑。本书质量上乘,印刷精美,堪称大家风范。特别欣赏马老师为这它起得这个别具一格的好名字“脚印”。脚踏实地教与写,串串印痕深几许,不正是马老师二十多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吗?

 我兴奋喜悦之余,迫不急待地打开了书的扉页,一篇《不敢懈怠》的序言映入了我的眼帘。这篇文章言简意赅地介绍了马老师的家庭背景、教学经历及写作情况。文风朴实、文字真诚,细腻感人,看得出马老师是一个特别理性和实在的人。

 阅读马老师的文字,就仿佛在同一个智者在谈话。 仅看目录,就让人惊叹不已,叹为观止了。本书共有十章,从教育管理,到课堂教学;从家庭教育,到教育杂谈;从德育,到书评;从教学参考,到教育“怪味豆”;从散文,到杂文。好家伙,真是包罗万象,题材丰盈。马老师把关注的视点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写作的范围从教育扩散到杂文,全方位地展示了自己对教育、对生活的理解。这些真知灼见,细细读来回味无穷。

 其中,许多令人震耳发聩的文章深深触动人的心灵。马老师不仅透过诸多的教育现象,窥探到教育的本质,还能给读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样更有操作性和实践性。这正是马老师文章的可贵之处。

 马老师对历史专业的执着和喜爱从“教学参考”这个专题中便能略知一二。里面的73篇文章,每一篇都是人见人爱的精品,每一篇都是弥足宝贵的资料。马老师用他那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眼光,详细解读了历史名人的轶事或故事,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马老师的散文和杂文写得也很有专业水准,选取的14篇散文和24篇杂文,篇篇都独具特色,值得细细品味。特别是发表在《杂文报》上的短章十则,更是把诸多社会不良现象揭露得入木三分,充分体现了杂文应有的社会价值。

 这就是被誉为“临朐教育一枝笔”的马老师。他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谱写了一曲曲灵动美妙的教育乐章。我相信,凭借马老师身上那股子“认真”劲,没有任何办不成的事。正如马老师如愿以偿取得山东省中小学首批“教授”一样,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奇迹发生、发酵。

 在临朐一中马老师的身上,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涯,留下了无数厚重而深远的脚印,这脚印带给读者的是天马行空般的遐思和沉醉。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马老师还会一如既往地把这串串脚印踩得更加坚实有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