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读过的书(1):《左传》

(2014-03-02 15:34:58)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荐书

鲁迅读过的书(1):《左传》

鲁迅读过的书(1):《左传》

    传春秋末左丘明著。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求学时,学堂曾开有汉文课,其中就要读《左传》。鲁迅多次引用该书。

   《灯下漫笔》引《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鲁迅补充说:“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

    鲁迅认为中国历史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样一种循环,因此应该“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个意见,几乎可以看做鲁迅最重要的历史观。

    鲁迅认为中国人正在给征服者以“大宴”,“到了我们曾经献于北魏,献于金,献于元,献于清的盛宴,来献给他们的时候了。”基于这个历史观,鲁迅认为那些赞颂中国的外国人是有问题的,而诅咒中国的外国人才是可信的:“所以倘有外国的谁,到了已有赴宴的资格的现在,而还替我们诅咒中国的现状者,这才真是有良心的真可佩服的人!”“因为他一定是不愿意吃中国人的肉的!”作为一种坚定的现实批判精神,鲁迅这个姿态没有问题。鲁迅正是看到了社会不公平和正义的稀缺,看到了“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的遥不可及,因此他那种悲愤以及渴望诉诸于“革命”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正义社会应该和平演进,而不是疯狂建构。对于社会进步的展开,和平演进是成本最低、最有希望规避流血和治乱循环恶圈的政治理性。显然,从洛克、柏克、托克维尔一直到波普尔的政治哲学,这类理性意见,在鲁迅那里始终没有形成其精神思想资源。这是鲁迅的局限性所在。理解鲁迅的成就,也应该理解鲁迅的局限性。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中,有一个议论:“可惜中国历来就独多民气论者,到现在还如此。如果长此不改,‘再而衰,三而竭’,将来连辩诬的精力也没有了。所以在不得已而空手鼓舞民气时,尤必须同时设法增长国民的实力,还要永远这样的干下去。”鲁迅寄希望于青年人能够实干,而不是简单地诉诸于“民气”这样的堂皇情绪。“我们更无须迟疑,只是试炼自己,自求生存,对谁也不怀恶意地干下去。”但他同时说:“但足以破灭这运动的持续的危机,在目下就有三样:一是日夜偏注于表面的宣传,鄙弃他事;二是对同类太操切,稍有不合,便呼之为国贼,为洋奴;三是有许多巧人,反利用机会,来猎取自己目前的利益。”鲁迅这个意见,对于克服传统以来的堂皇情绪应该是一剂清醒剂,很重要。引文“再而衰,三而竭”就出自《左传·庄公十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