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始终——对教育及人生的一份心意》
《始终——对教育及人生的一份心意》
郑锦杭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定价:39、8元
http://img35.ddimg.cn/31/9/23165635-1_e.jpg
我从自己,
明白了,
最初的所爱是最原始的。
人存于世,
到最后,
所有的,
都会回到自己,
回到初衷。
1、一本书,仿佛一个世界,打开它们,仿佛就洞开了许多世界的大门,他们让你欢欣,让你鼓舞,让你思考,让你伤悲……让你明明身在一个地方,却遍及了无数个世界;让你明明只有一次生命,却体验了无数种人生;让你明明只有一个人,却在和无数智者比肩——他们仿佛父母一样慈悲,无论你到了哪里,无论你骄傲与失落,他们从来不曾停止过供给,让你总气力不尽地,不尽地,生长……
2、有些朋友,很优秀,却不免常常因为生活的困顿、工作的各种不如意,幽怨、沉溺,纠缠不休。我总是会对他们说,去看书吧,人间的很多悲剧都是没文化造成的。这并不意味着我有什么超凡脱俗,只是书中的那么多世界、那么多人生告诉我们,个人苦痛放之世界其实都很普遍,普通如我,当然也不会例外,惟其如此,我也不会没有意义地去放大,去执着。所以,我总是说,书,是最好的镇定剂。朋友们有所尝试以后
,也都慢慢对此有了认同。
——所谓,万丈红尘是道场。书的终极意义,在于辅你不尽地修为,仿佛忠贞的伴侣。
3、其实,不止是学校的老师,每一个位分上的人,或者都在扮演着为人师者的角色,都应该考虑到自己的所言、所行,有可能让受众产生的爱与憎——是不是真的无能为力,能不能以此检点自己,可不可以与人正能量,取决于人心,而非社会。
4、为师的本质,在于授业、育人。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品格、性情、情操、表率,激励学生的人生成长。
5、教学,远不只是在完成一节课的授课任务,而是在调动一个教师“全部生活的精彩”;你遇到过的一个人,你走过的一个地方,你经历的一件事情,你拥有过的一种物品,你发生过的喜怒哀乐,即便你听到过的一节课,都影响了你的教学境界。
这样的精华,这样的境界,无从复制。
只有自己无止境地修为。
6、教学境界,人生境界,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一个人,一个教师,必定是要走过很多的无知,认真,很多的突破,疑惑,才会渐渐地臻于独立,才可以终于淬成人生的精华,才可以终于奉献出凝聚“全部生活的精华”的教学,以及其他。
所以,尚且稚嫩的时候,不必妄自菲薄。
已经成熟起来了,也不必妄自尊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