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朐五中(二)
在五中期间,我和老师们的关系颇为融洽。尽管学校教师群体来自好几个学校,在一些利益分配上会闹分歧,但在高一级部任教的老师没有大的矛盾。我从未和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发生过冲突,有什么问题需要交流,多是采取到饭店中边吃边喝边聊的方式来沟通。那一年,我午饭、晚饭几乎没有在家吃过,校园周边的饭馆都去过。记得那时,卡拉OK开始兴起,喝酒后往往还会来上两嗓子,最喜欢唱《红梅赞》《驼铃》等歌曲。
这个时期,高中同学的定期聚会开始了,在县城工作的庞、赵、孙等好几次到五中看望孟和我,每次喝酒都尽兴而归。有一次在我居住的夏的房子里,每个同学都灌了一斤多白酒,我喝了七茶碗,一茶碗盛酒二两半,居然没有醉,创造了历史记录。现在回想,年轻真好。如今,我喝半斤白酒就晕晕乎乎,要很长时间才能清醒过来,岁月不饶人,信哉!
水沟村民多数信奉天主教,民风淳朴,在夏家居住期间,与周围邻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此期间,我父亲来过五中一次,原来1997年我三嫂携小侄从美国返回上海度假,来信希望家中去人到上海见见面,父亲原先想要我跟他一起去,但看我工作非常忙,便没有提起这事,而是自己和我二哥到上海住了几天。我母亲也来营子住过几天,具体细节记不清楚了,唯记得我送她去坐车回家时,她横穿马路,险些被汽车撞到,惊出了我一身的汗。
调到五中,遇到了老同事夏。她是和我一起分配到九中工作的,后来调到第五职业中学工作,找的老公是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姓朱,当时在营子法庭工作。后来,夏调到一中工作,还与我同事。夏后来因为生病,不能坚持正常上班,被学校安排在生物实验室工作。
在五中这一年,我在报刊上发表了大约30篇文章,其中在《中国青年报》发表《话说中山陵》《冯玉祥隐居泰山》两文,在历史教学权威刊物《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发表《冯玉祥和他的“丘八诗”》《梵蒂冈城国》两文,在《历史学习》发表《说说路易斯安那的归属》,算是在专业上取得的进步。在《临朐报》发表的几篇稿子,则起到了扩大知名度的作用。1996年12月,凭借着我发表的文章,顺利晋升为中学一级教师,取得了中级职称,洋洋自得了一阵。
另外,这一年,我参加了三项活动,也值得一记。1996年10月24日至25日,临朐县青年教师优质课及“四课型”(新授课)优质课评选在临朐五中举行,我受聘担任评委,其他三位评委是一中吴、六中卢、七中陈,给40元补助。1997年3月10日至13日,潍坊市高三第一次统考命题工作在潍坊市武警接待处进行,我与昌邑一中徐、安丘教研室高、寿光实验中学高参加,每人获得报酬100元。1997年8月2日,临朐县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岗前培训评课工作在龙泉中学举行,我受聘担任历史、地理、财经科评委,并担任组长,带领其余四人顺利完成了任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