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维护汉语的纯洁性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小评论 |
必须维护汉语的纯洁性
众所周知,标语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在内容上,必须科学规范,严肃认真。“亲”民标语出现并流行,若只是网络虚拟空间的事情,无可厚非,但渗入真实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府相关标语也“亲”声一片,则显得不伦不类,滑稽可笑。同时,没有深厚社会基础、缺乏文化底蕴的流行标语,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昙花一现,经不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政府若盲目追随,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造成不应该有的浪费,久而久之,会失信于老百姓。
还应该看到,标语在用词上只有字斟句酌,简洁明晰,生动活泼,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阅读以后入脑入心,起到应有的作用。 “亲”民标语是一种网络语言,属于汉语言的搞笑用法,正如这些年来西洋词汇充斥在我们的报纸、电视、期刊上、流行在口语、歌声甚至红头文件中一样,是对汉语言纯洁性的严重挑战。汉语是世界上最为精炼简捷的语言,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世界上四分之一人口交流思想的工具。我们可以吸收网络语和外来词来补充汉语词汇的缺失,但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采取“拿来主义”,来破坏汉语的完整性、完美性。有句话叫“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汉语神圣不可污染,政府及相关部门不能忘记自身职责,理应担负起维护汉语纯洁性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