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的杨家将
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1993年又拍成电视剧,无论是演义还是电视剧,其中的许多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
历史上的杨家将,主要指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祖孙三代。小说、电视中的杨宗保,在正史中查无其人。根据《宋史》,杨延昭之子就是杨文广。
杨业祖籍陕西麟州(今陕西神木县),生活在从五代十国到北宋的战乱年代。他青年时代到太原,在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麾下从军。公元951年,刘崇在太原称帝自立,杨业遂成为北汉的重要将领。宋太宗赵匡义即位后,于979年亲征北汉,潘美任总指挥,杨业曾进行过顽强抵抗。失败后,杨业降宋,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代州地处宋辽边境,雁门关是兵家必争之地,杨业曾在此大破契丹兵。太宗雍熙三年(即986年),北宋经过几年准备,兵分三路北伐攻辽,杨业担任了西路副帅,收复了不少地方。因东路主力在河北战败,宋军后撤,杨业担任护送云、应、寰、朔四州人民内迁的任务。他孤军奋战,身受十余处创伤,仍然英勇战斗,最后因战马受伤,不幸被俘。杨业坚不投降,绝食三日而死,年约六十左右。
杨业之子见诸史书的是杨延昭(原名杨延朗)。杨延昭年青时随父出征,常为先锋。后来,他在河北宋辽边境守边二十余年,多次击败契丹军。1041年去世。
杨延昭之子是杨文广,他在宋仁宗时被范仲淹所擢用,后随大将狄青到南方,在广西做知州。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在西北任秦凤副总管,击退来犯的西夏军队。在宋辽谈判代州边界时,杨文广献过地图,并提出了收复山西、河北的方案。不久即病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