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玄奘取经不是“政府行为”

(2011-07-26 16:29:06)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文稿

玄奘取经不是“政府行为”(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中的玄奘塑像)
玄奘取经不是“政府行为”

(玄奘藏经书的西安大雁塔)

玄奘取经不是“政府行为”

    《杂文报》刊发了一篇文章《玄奘取经不是“政府行为”》,正本清源,很好。摘录如下:

     玄奘(602—664年),13岁出家当和尚,在长安大慈恩寺刻苦修行,熟读额当时所能见到的佛教经典,20来岁即经常登台讲经说法,颇有声望,被僧众们尊称为三藏大法师。他不仅精通佛学,还察觉当时所见的佛学典籍多处存在翻译上的谬误,决心要到印度去查阅原著而正本清源,还想多取回些佛经弘扬佛学。他的想法得到了长安佛学界广泛支持,其中有几位高僧也想和他一起到印度去取经。于是,他们就联名向皇帝李世民上书,阐明了西行取经的理由,不仅未得到政府支持,还被李世民严词驳回,其他高僧不敢抗命皆知难而退,唯有玄奘一人矢志不移,于贞观三年(629年)逃出长安,独自一人背着行囊,徒步西行,沿途化缘历尽艰辛。时隔多日,朝廷发觉玄奘违抗了圣意,立即下达了抓捕文书,命令差官抓捕玄奘押回长安。当玄奘刚到瓜州(甘肃境内),抓捕文书也传到了瓜州。幸亏瓜州的州官李昌,也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私自接见了玄奘,了解了实情后,被玄奘崇高的理想深深感动,他不仅不抓捕玄奘,还冒着抗旨的风险撕毁了抓捕文书,玄奘才逃过一劫继续西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