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称“男士”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手涂鸦 |
不应称“男士”
“士”在我国古代最早是指已达结婚年龄的男子,后来发展成对男子的通称。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怠冰未泮”,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你(指男子)要打算来娶我,河冰未封快来娶。”又《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黄侃义疏:“士,通谓丈夫也。”
在先秦,“士”有多种含义,如指军士、文士、西周春秋卿大夫、狱吏与低级官吏等。但都是指男子而言。古代也有“士子”一词,指士大夫或读书人,《诗经·小雅·北山》:“偕偕士子,朝夕从事”。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今人创造出“男士”一词,其实是不正确的称谓,在“士”之前加“男”来称呼男子,岂不成了“男的男子”了吗?
前一篇:读《刘氏女》
后一篇:玄奘取经不是“政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