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与我(二)

(2011-07-07 17:22:24)
标签:

情感

分类: 家庭散文

父亲与我(二)

(图片来自新华网论坛)

父亲与我(二)

(三)

    父亲很不讲卫生,在老家,不要说洗澡,就是洗脚也是稀有的事情。他从来不刷牙,口中臭气熏天。每次来我这里,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他洗澡洗脚,也把我累出一身的臭汗。

    前些年,我每次回家都是帮他打扫房间,将他穿的衣服、床上的铺盖进行拆洗。有一次,我将他那堆散发着臭味的脏兮兮的鞋袜全部扔了,谁承想,我离家后他又捡拾回来,摆放在桌子底下。母亲去世后,老家的房屋就没有人住了,我很少去,也不想去,就任它们被风吹雨打逐渐消失吧。

(四)

    父亲青壮年时期,做过一段时间的村官,年纪大了,还有一点退休工资,尽管每年都是拖欠着,但他还是很自得,还是有一种自豪感的。然而,在我眼里,父亲的处事能力很一般,他没有真正的朋友,处理家庭问题也很糟糕。大哥大嫂多年都不与父母往来,二哥一家与大哥一家矛盾重重,我与大哥一家也几乎没有来往。这样的局面固然与大哥大嫂为人处世的态度大有关系,也与父亲的处事糊涂不无关系。父亲做事总是心里明,从不展现在明处,即如父母居住的房屋和各种财物而言,按照分家的协议,本没有大哥、二哥的份儿,但因为父亲从不表态,更不会召集儿女们说明白,导致大哥一家始终惦记着这点利益,为争一点东西就闹腾不止,让不少人看了笑话。

    父亲手里有一点存款(多数钱是三哥寄给父亲的美元支票兑换的),具体数目多少,我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父亲在三个儿子家轮流居住后,存折交到了二哥手里,这成了大哥、二哥矛盾激化的又一个导火线,据说已经发生过一次争吵了。父亲处事的自以为是和糊糊涂涂,留下的隐患说不定什么时间就爆发出来。母亲去世后,我很少回老家,就是为了避免陷入纠纷之中,我只想清静度日,绝不想也绝不会掺和其中。

(五)

    父亲养育儿女的目的,就是要求报答他。我上大学后,他不止一次公开嫌我花钱多,表现出不满意,这让我有一种负罪感。四年大学,我花了不到两千元,除了生活费用外,都用于买书。工作后的第一年,我将自己的工资大部分交给父亲,偿还了大学的花费。以后,结婚买房生女等等事情,父亲不闻不问,更别说要在经济上帮一把了。两次买房子,都是借同学的钱和银行贷款,在父亲眼里,就好像没有我这个儿子一般。

    父亲对孙子辈也一样的冷漠和吝啬。在我家居住期间,不仅很少与我交谈,也不和他的孙女交流,整天就是沉默着、昏睡着。所谓的隔代亲,在我们这个家庭里是不存在的。

    正是父亲的冷漠带来亲子关系的恶劣,让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冰冷的环境里,没有享受到父爱母爱的温暖,我在做了父亲后才特别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我想方设法多与孩子在一起,念念书,说说话,表达对孩子的爱,尽最大努力别让下一代也像我一样。

(六)

    父亲今年79岁,已经老了,谁也改变不了他的性情,谁也说不到他心里去。父亲和我就是两条道上跑的火车,我们各有自己的轨迹,永远没有交叉,这是父亲的悲哀,也是我的悲哀。改变不了的事情,只能顺应它,这是我无奈但必须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读《西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