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燕山夜话》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荐书 |
《燕山夜话》是邓拓的一本杂文集。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福建福州人,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杂文家。邓拓自1961年起在《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专栏陆续发表杂文,这本书就是这些文章的结集。这些杂文敢于正视现实,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各种不正之风,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语言亲切,富有文采。其中像《说大话的故事》、《三种诸葛亮》、《一个鸡蛋的家当》、《爱护劳动力的学说》、《从三到万》等篇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以下用几篇文章来说明邓拓的杂文文虽短但涵义深:
《生命的三分之一》,作者指出“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所谓生命的三分之一就是晚上的时光,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如何度过晚上的时光。
《变三不知为三知》,原来这“三不知”是“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我这学历史的人,竟然不知道,惭愧惭愧。
《从三到万》,作者分析说: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越是有本领的人才越加谦虚谨慎。今天的很多人,不就是如此吗?
《植物中的钢铁》,作者论证了竹子的诸多好处,认为古人把竹子和松树、梅花合称为“岁寒三友”,称颂它们坚贞不屈的性格。这三者排列的次序是:松、竹、梅,似乎成了定局。但是,我们现在更有理由把竹子列为岁寒三友中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