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小学教科研中的“泡沫化”

(2008-03-10 09:52:2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中小学教科研中的“泡沫化”
(图片来自网络) 

中小学教科研中的“泡沫化”

    在学校教科室工作四年多了,有机会到不少中小学学习和考察教科研工作。渐渐地,我发现不少学校在教科研过程和成果中弄虚作假,使得本来是教育教学动力源的教科研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化”。

    目前,在中小学教科研中存在的“泡沫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科研课题严重脱离实际,对教育教学实践没有丝毫的指导意义,如有个高中学校确定了“高中新课改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其成果无非是把课程研究专家的相关论述做了整合,对学校新课程改革毫无益处;二是大搞低层次重复研究,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如有个初中学校搞了“课内外结合作文法”研究,由于缺乏新意,开展两年,并没有获得立项;三是胡编乱造教科研数据和事实,教科研成果注满水分,看看近年来流行的各种“教育传奇”类随笔、总结,就可窥见一斑。

    中小学教科研应该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它的重点应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解析,从而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说过,最好的教育科研就是“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案例”,在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那种为提高学校知名度而设立的大而无用的课题研究,说到底只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物,是学校教育中的“形象工程”,是一种“泡沫化”倾向,应该加以避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照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