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与文章无关。这是2007年10月28日抱女儿的照片,本人丑陋,担心吓着朋友,就照了个背面。)
马状元轶事
马愉(1395——1447),字性和,临朐县七贤朱位村人。明宣德二年(1427)考中状元,是明清时期山东十状元之一。
马愉自幼聪敏,能诗善文,且有胆识。他读私塾时,院中有棵樱桃树,一日,樱桃被偷吃,塾师便集合起学生追查偷吃者。塾师喝问:“拨箔障,摘樱桃,何人所做?”诸生面面相觑,不敢回答。马愉略加思考,起身对道:“步蟾宫,攀桂枝,乃吾之为。”塾师听了,却转怒为喜。因为马愉不仅对偷吃樱桃供认不讳,而且对句对仗谨严,更有“步蟾宫,攀桂枝”,出语不俗,确非寻常。
塾师为试马愉之才华,又给了他一张象课本一样大的纸,要他在纸上画出一千匹马。马愉并无难色,先在纸上画了一座大山,然后画出一条从山后延伸而来的大道,最后画了一匹刚从山后露出头胸的奔马,马身后再画上卷扬的飞尘。他将此画交给了塾师,塾师笑着问马愉:“我让你画千匹马,你怎么只画出一匹马呀?”马愉回答道:“这是一匹马,其余九百九十九匹马都被大山挡住了。”塾师点头称许。
一年阳春三月,塾师带领学生去临朐名胜石门坊游玩。当行至仙人桥时,有一樵夫挑着柴挡住了去路。塾师见状,让樵夫让路,樵夫说:“如要让路,请先与我对句。”塾师说:“请讲。”樵夫出了句“此木为柴山山出”。塾师一时回答不出,众学生也面面相觑。马愉略微一思索,上前对道:“因火成烟夕夕多。”樵夫一听甚喜,遂让路远去。
马愉读书做官在人世间生活了52年,留下了《马学士文集》六卷。
(发表于《现代教育信息》1999年2月10日四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