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脚”式的形式主义不可取
近几年,教育界屡屡出现一些很吸引眼球的“创新”行为,布置给长辈洗脚之类的家庭作业就是一个例子。印象中,不仅有小学、中学给学生布置给父母洗脚的作业,而且还有大学也布置这样的作业。尽管媒体一味赞同这样的作业,但我真怀疑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中国人素来是讲究含蓄的,长辈爱晚辈是默默的,很少和西方人那样直接说出“爱”字来。同样,晚辈尊敬长辈,也绝少赤裸裸地表白。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给长辈洗脚之类的作业往往是流于形式的,在家庭中,很少有长辈会坦然地享受晚辈的洗脚。一般情况下,晚辈提出给长辈洗脚,长辈会婉言拒绝的,有不少的家长也许会斥责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别的事情不用你管。”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知道给长辈洗脚这样的作业会有多少人认真去做?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做这样的作业,是不是勉为其难呢?
虽说德育的本质在体验,但这种体验必须是符合国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再说,人的道德形成既需要教育的作用,也需要时间,更需要成年人的引导。以为给长辈洗脚就能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只是一相情愿的举措,还是不要大张旗鼓推行为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