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重视的“初二现象”
先看两个例子:
例一:某中学一名初二女生经常无故旷课,经了解,该生旷课是迷恋上网聊天。学校教师和家长联合起来教育她,多次找她谈话,她先是一言不发,后是不屑一顾。后来,该女生与一社会青年在外租房同居,气得家长和她断绝了父女关系。
例二:某中学一名初二男生自恃长得帅,拼命追求本班一名女生,为表达“爱情”,竟从二楼跳了下来,结果摔折了腿。
类似这样一些发生在初二学生身上的例子还有不少。许多家长和老师都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初二阶段是整个中小学教育中最“危险”的时期,初二学生最难管,最令家长和老师头疼,对此,我们姑且称之为“初二现象”。
“初二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学生心理发展和教育滞后的矛盾造成的。初中二年级正是心理学上讲到的“青春逆反期”,在这个阶段,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普遍有了成人感,对家长的唠叨和老师的教育有一种天然的叛逆心理,但由于学生心智很不成熟,又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初二学生刚刚在初一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又没有初三的升学压力,这种相对轻松的学习生活也使他们的“叛逆”有了发泄的机会。因此,初二阶段的学生就很容易出现心理扭曲,导致两种现象发生:一是容易发生早恋,二是容易产生感情沙漠。前者多是受社会环境影响,若这时再接触到色情书刊、音像制品,就有可能误蹈“雷区”;后者则是由于家长和学校无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感觉无处倾诉造成的,若不加重视,学生可能会患上孤独症、抑郁症,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消除“初二现象”,帮助学生安全度过“危险期”,关键在于学校和家庭要及时掌握、研究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及时教育学生。对学校来说,一是要经常进行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二是开设科学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让学生对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并及时对学生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救治;三是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求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对家长而言,就是要多和孩子沟通,无论多忙都要留点时间,与孩子一起聊聊天、谈谈心,同时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貌变化,及时将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