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小处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2007-05-06 08:49:54)
分类: 教育随笔
从小处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从小处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生存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生活的最基本能力,它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多个方面。孩子的生存能力强弱,关键是后天的锻炼,这需要家庭和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孩子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千万不要“心太软”。

    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首先,家长要摒弃对孩子事事包办的习惯,让孩子从小就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这个方面,父母应该心肠“硬”一些,比如孩子跌倒了,不要忙于去扶,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稍大一些后要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的床铺自己收拾等等。孩子在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肯定是做得不够好,也许会不愿意做,这需要家长及时鼓励孩子,增强他的自信心,千万不能泼冷水。也可以设置一些奖励项目,引导孩子自己独立做事。比如,孩子自己叠被子,自己洗袜子,就可以带他到公园游玩等。

    其次,家长要在物质上“苦”孩子,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地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家长要教育孩子爱惜钱财,对孩子的物质要求要辨证分析,合理的要求,可以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则要坚决说“不”。现在的很多家长给予孩子的太多,使孩子养尊处优,丧失奋斗的动力,这对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是相当不利的。

作为学校而言,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也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参与社会、参与集体的锻炼机会,让学生自主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逐步意识到要生存就必须适应外界环境;比如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体魄,磨练学生的意志等等。

    曾经看过一则材料,日本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坚强品格,在严寒的冬季让孩子穿短裤在室外活动。当然,我们并非一定要实行这种“磨难教育”,但我们总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上学,总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吧。生存教育其实就蕴藏在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只要我们成年人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别溺爱孩子,孩子的生存能力会逐渐增强起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