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已经习惯了0.5%幅度的时候,提高1%的存款准备金率显然是显示了央行从紧的态度,短期内对市场有一定的冲击。与前段时间中央政府再次动用行政手段对新开工项目予以严格控制相呼应的是,明年起央行将改变以往年初要求商业银行上报一次年度信贷计划的方式,要求商业银行逐季向央行上报信贷计划,并会对信贷总量进行控制。说明管理层在以市场化手段调控失效之后,终于失去耐心,决心重新启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运行。行政手段干预的结果难免是经济大起大落,与之相呼应的是证券市场也将在08年更加动荡。
周末宣布的两项政策短期内对银行股将有直接冲击。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首先影响的就是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在商业银行信贷类资产业务成为重点调控对象的情况下,将影响银行传统业务利息收入的增长。简单说,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让银行头寸紧张,无款可贷。至于控制信贷总量那是说哪怕你商业银行有钱也不能够贷,都得留在银行里。当然,这些不能够贷出去的钱,存款利息还是要付的。两个手段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都是直接影响银行传统业务利息收入的增长。目前银行传统业务仍然占利润的85%~90%,信贷规模增长控制对银行传统业务利润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以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准,非信贷业务经营,中间业务对行业利润贡献甚小,不足以抵消利息收入增幅减少带来的冲击。因此下周我们首先可以观察的就是银行类股的表现,而以银行类股对指数的权重,一但其大幅下行,将直接拖累指数的表现。
当然银行股股价的长期趋势变化如何,不是简单的利息收入增幅减少就可以概括,国际上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就是非信贷业务经营,这意味着中国银行在非信贷业务上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银行业混业经营很快就会到来,各商业银行都积极进行混业银行布局,除了之前较早形成金融控股格局的中信集团、光大集团、中国银行集团等,最近其他银行也都频频出手积极应对。民生银行收购陕西国投、交通银行收购湖北国投并更名为交银国际信托,借助信托平台,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进入资本市场和实业投资领域,另外各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也纷纷成立。2007年前三季度银行上市公司的中间业务收入都呈现大幅增长,中间业务对营业收入的贡献不断加大。随着各商业银行在财富管理、资产托管、融资顾问、银行卡等业务转型上的全面提速,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企业年金市场的扩容,可以预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只不是由于目前银行中间业务占利润比重过小,远水难解近渴而已。
对10家大型上市银行的观察,从11月1日到上周五收市,其中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机构不仅没有减仓相反还有一定的加仓动作,有的如交通银行加仓的幅度还不小,其他几家银行机构也只是小幅减仓而已。这一方面或者可以说明机构依旧看好其中优质银行股的发展前景;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在资金面继续紧张的状况下,基金依旧采取报团取暖的态度,即抛弃基金相对轻仓的个股,增持重要的权重股和重仓股,以求得维持基金净值的稳定。这样的结果是使基金的利益与其他机构的利益越来越背离。
整体而言,大盘蓝筹股估值已经在相应高位的前提下,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靠投资拉动业绩增长的上市公司会有更大的业绩增长压力和信贷资金压力,估值也将会相应下降。加之大盘新股不断扩容,大盘蓝筹股的希缺性将变小,相对的成长性将成为投资者青睐的热门题材,非权重股票的财富效应在个股不断活跃的情况下将逐步显现,最终促使热点完成切换。
对于小市值股来说炒作将围绕着两个主题,一是业绩增长下的高送转,目前两市有不少业绩尚个,价格在10到20元之间,有高净资产、高公积金个股,配合年报优良的分配方案,将是未来重要的黑马群;二是题材性,重组、资产注入、整体上市,业绩短期内无望改善的个股将会谋求在题材操作里获得涨升动力。
因此在12月,大盘调整的最后阶段,操作的原则依旧是大胆吸纳成长性突出的小市值股,抛弃所谓的蓝筹股。
下周将陆续推出08年度金股!
如果有杀跌就是强烈买入,如果没有的话,就是逢低买入.
600538 北海国发 10.43 6.5 60.46% 1.46
600339 天利高新 14.19 8.9 59.43% 1
000597 东北制药 13.78 9.55 44.29% 0.58
600409 三友化工 14.14 10.11 39.86% 1.43
600889 南京化纤 10.43 7.71 35.27% 0.77
600179 黑化股份 7.9 5.88 34.35% 1.15
600359 新农开发 8.28 6.2 33.54% 0
600328 兰太实业 14.24 10.8 31.85% -0.28
600281 太化股份 9.33 7.25 28.68% 2.41
000420 吉林化纤 9.79 7.81 25.35% 3.6
000993 闽东电力 8.44 6.95 21.43% 0.36
000556 海南海药 7.69 6.35 21.10% 1.05
0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