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让鸟儿最为担忧、最费心思琢磨的就是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重仓股了。
在一波行情里要想能够赚钱,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大盘的方向,二是行情的主流热点。就好象从今年1到5月,你要是没有抓住低价股这个主流行情,基本上就不太有收益。再远到去年下半年,那时候你要没有抓住蓝筹股或者说基金重仓股这个主流热点,那也只能是赚了指数不赚钱。
今年从3000点开始,就有不少人因看空而最终踏空,当时在3000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现在看起来很简单,无非就是以金融类股为代表的蓝筹股步入调整,而低价股乘势而起,结果大盘在2600点到3000点的震荡里完成了热点大切换。在这个过程里,看空者并非没有道理,因为他们看到了蓝筹股阶段性的没落。
证券市场真的很有意思,经常不是只有一种意见是正确的。原因在于这个市场已经太大了,市场的主体也越来越富多样性、越来越复杂,而市场中人由于接触的面有限,就难免得出的结论有所偏颇。就象盲人摸象,每个人对大象的描述都错了,但是每个又都没有完全错,大象的身子确实象堵墙,大象的鼻子确实象条蛇,大象的腿确实象根柱子。
为什么担忧?为什么费心?因为目前基金为代表的机构重仓股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但是同时他们又是这个市场上的最后一点希望。如果它们再垮下去的话,什么时候垮?要调整多久?要跌到哪里?低价股怎么办?但是如果他们坚决抱团过冬的话,那么他们的春天在哪里?政策能够给多大的支持?在得出结论之前,要解决的问题太多,目前重要的还是把手头的股票先清出来先,暂时没有反弹的股票不必着急,反弹的事自然人人有份,
有时候时间会解决很多问题, 我们只是需要一点耐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