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铁站为何屡屡出现不堪入目的镜头【组图】

(2009-06-05 07:16:29)
标签:

休闲

分类: 朗芸浪语

 

地铁站为何屡屡出现不堪入目的镜头【组图】

 

地铁站为何屡屡出现不堪入目的镜头【组图】 

 

文/洛朗

 

 近日,上述这张图片出现在各大网站,事发地点是北京西单地铁站。从该图中可以看出蒙头那两个很激烈.......旁若无人的!还有隔壁看的那个同学看似极其郁闷......

 

对于该新闻所体现的现象,除了高中生早恋的情况外,还有就是发生的地点让我们颇为在意--地铁站。何谓地铁站,就是我们大部分大城市的公众出行必经之地,它的功能与公交车站并无异样。因此,在人流如此密集的地方,这些不雅的举动却频频选择其作为现身之地,这似乎告诉我们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不是空口之言,从以下几幅图片或许很多网友都可以知晓地铁站上演的一幕幕令人侧目的景象:

 

地铁站为何屡屡出现不堪入目的镜头【组图】

中华门地铁站内南京最开放的女人

 

地铁站为何屡屡出现不堪入目的镜头【组图】

在北京西单穿成这样过分吗?雷死人的MM(5月17日下午实拍)

 

当然以上是综合所出现的地铁变态族群所给予的粗略分析。而据统计,这些地铁变态族往往以青年学生为主(不排除初中生的早熟及效仿行径)。山人纵观这些发生在地铁站的不雅举动,无外乎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

1、行为怪异或者过激者心理存在问题或者心智不够成熟。

2、对待事物的看法存在自我主义,不管不顾他人的看法。

3、缺乏应该有的公民社会意识。

 

地铁站为何屡屡出现不堪入目的镜头【组图】

广州地铁女子脱衣刮体毛

 

据某媒体对对深、京、沪、穗四地不同行业的1380名白领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在3000―8000元的白领中有将近1/3的人与常人的性格、为人处事迥然不同,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甚至让周围人讨厌。调查中,不少人甚至称他们“变态(BT)”。而月薪8000元以上的高薪白领中,“变态”者更是占到80%以上。

 

地铁站为何屡屡出现不堪入目的镜头【组图】

上海地铁出现的机器人

 

因此,这类人群往往也不是一般学历的人,大部分是具有本科学历的。但他们为何在这些方面表现得如此差强人意呢?据心理学对这类青年的心理分析:在为人处事上,这些人崇尚简单,有时直奔主题,让同事无法接受。在穿着上,他们一切从简,不讲究生活品味,甚至有些不修边幅,男的胡子拉碴,显得一脸沧桑;女的则经常几天不洗头,显得与收入十分不协调。在工作上,“BT族”追求高效率,看不惯做事慢的人。生活上,经常是中午饭就一碗方便面,或者啃饼干,觉得一点也无所谓。在价值观方面,他们把克服困难、攻克任务当作快乐,愿意体验快速学习的痛苦,而不留恋物质享受。

 

地铁站为何屡屡出现不堪入目的镜头【组图】

广州地铁遇见的人妖姐妹花

 

除上述的不同寻常之外,“BT族”还有一些共同点。例如已经工作中,他们大都工作时间在3―5年,有工作动力,想加薪升职,也有能力、有资源去实现这样的愿望。因此,他们有努力工作和迎接挑战的内心需要。再加上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激烈竞争的职场形态,还有他们打拼下来的职业平台,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令他们只能以更快的步伐、更玩命的精神对待工作。“BT族”普遍认为,一个阶段的付出是必须的,从而忽视了生活与健康,出现所谓“拿得起,放不下”的心态。消极方面包括心情容易烦躁,说话无所顾忌,容易忧郁、失眠,容易受激惹,不愿意花精力注意做事的方式方法,不愿意考虑别人的情绪,因此会影响人际关系。下属可能觉得他们急功近利,容易出现矛盾;同事虽能理解他们,但也觉得无法提供帮助;而上司对“BT族”的认可度往往很高,认为他们是可培养目标。

 

因此,可想而知:“BT族”在以集体价值观为主导的组织中,容易受排斥,只能是“死亡”的结局;而在以业绩、个人价值为主导的组织中,则受到重视。

 

地铁站为何屡屡出现不堪入目的镜头【组图】

上海地铁的鹿人

 

“BT族”由于这样的生活状态,大多的人际关系是处于较为紧张的。因此,要注意调整。山人给予一些建议:

 

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生活观,注意提升个人的生活品位。不要为了将来过得舒服一点,现在就急于求成。要注意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比重。

 

其次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建立工作日程表,先做最重要的,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分出主次轻重缓急,就能做到从容不迫。

 

最后,要学会宽容和克制,不要把工作上的急躁情绪带到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