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你取暖--广州首届同性恋恳谈会实录
文/洛朗
新闻链接:2009.1.4讯
“妈妈主动问我‘是不是gay’?我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父母是永远无私地爱着子女的。我要对爸爸妈妈说,谢谢!”昨天,在广州举行的一次同性恋者亲友恳谈会上,广州某高校学生熊仔(化名)泪流满面地讲述了自己“出柜”(特指同性恋者表明性倾向)的经过。一旁的父母早已泣不成声,随即一家三口抱头痛哭。
当天有来自辽宁、湖南、广东等十多个省份的40多名同性恋者及其亲友,在会上纷纷袒露心声,“抱团取暖”。

去年6月,国内第一个同性恋亲友支持团体——广州同性恋亲友会在广州成立,随即创办了由同性恋者母亲吴幼坚主持的免费咨询热线020-37611068,热线开通4个月 接听电话258个。每周一、三、五晚上10时至次日凌晨1时开通。开办4个多月以来,已接听电话258个,为同性恋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咨询者来自新疆、西藏等地,远在美国、意大利等国的留学生也致电热线寻求向父母“出柜”的策略。这次有三四对参加恳谈会的同性恋者家庭,正是在该团体负责人的鼓励下才实现了向父母“出柜”的过程。
据此次与会者的负责人介绍,“同性恋在社会中属于少数,而‘出柜’的同性恋者目前在这个群体中又属于少数中的少数,同性恋者常有孤独感,‘出柜’同性恋者的亲人也是孤独的!”负责人之一的吴幼坚阿姨表示,太少人敢来代表这个群体发出声音,很多人都对抛头露面存有顾虑。她希望通过举办恳谈会,利用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形式,“抱团取暖”来消除同性恋者父母的孤独感,促进家庭和谐。
中山大学中文系性别平等研究专家宋素凤博士指出,目前认为,同性恋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为3%~10%,有些人据此认为围绕同性恋者产生的各种问题属于“少数派问题”,无足轻重。宋素凤反驳称,一个社会不能以人数多寡来判断问题是否具有重要性,“更不能因为觉得人少,就抹杀对每个人的尊重和对权利的保障”。
对于专家及团体负责人的观点,其实作为一个曾经关注过此类话题的人来说,应该是比较认同的。曾经在与某位媒体朋友采访同志专题的新闻素材时,自己也认识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同志朋友们。从他们的生活中,不仅改变了本人以往对他们群体的那种不理解,甚至是误解,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勇敢的精神。国内很多的人,对于该群体的认识应该是建立在少有的反面材料上,这也难怪所谓的某大导演拍的非诚勿扰也是用反面素材粉饰同性恋群体。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群体都是良莠不齐的,大家都得一分为二对待。就拿笔者网上认识一个同志朋友来说,不仅学识高,而且各方面修为甚高,还是北奥的外语翻译志愿者!
多一分关注,少一分漠视;多一分理解,少一分猜疑;让你们抱团取暖,这是我们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