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第一个抄秦王朝的底,后失败。胜利者为刘邦,双底(陈吴+项羽)形成后他买入,得了天下。 曹操刘备孙权第一批抄底汉朝,失败。司马懿抄了第二个底,成功得天下。 金兵第一个抄底宋朝,败,元兵抄了第二个底,胜。 李自成第一个抄底明朝,败。清兵抄第二个底,胜。近代:国军抄第一个底,败。共军抄第二个底,胜。 仅举几例,自古以来,概莫能外。所以结论:抄底要抄双底!
上面是一段笑话,这是立足于趋势交易基础上的一种稳健策略,虽是笑话但讲明了炒股的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同样是底部性质是不同的,有阶段底和中长期大底之别。而阶段底也有下降趋势中的趋跌反弹底和上升趋势中的龙回头中继底之分,大底也有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之别。上述笑话中所述的主要是下降趋势中的阶段底和中长期大底两种:第一次抄的是阶段底,第二次才是中长期大底。
以自去年四月份以来的下跌趋势为例,当年六月份和10月份那两波反弹就是阶段底部,引发的是超跌反弹行情,没有改变整个下降趋势。而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至今天的反弹底目前也属于阶段底,但更是中长期大底的左半部分性质,后者更重要。那么,目前投资者更关心的是类似998点和1664点那种大底,目前行情左半部分运行完之后,节后的右半部分的二次底那才是真正的大底。所以目前的行情短线看是阶段底部,中长期来看是双底的一部分,投资者只需等另一部分完成构筑了,你就可以抄双底了。
这是趋势交易的一种策略,如果是从价值投资角度来讲,更多的是考虑估值和成长,而不是侧重形态。同样的趋势交易,两种底部都是机会所在,两种底都能赚钱,但操作策略是不同的:
对于阶段底部,下降趋势是现金为王,轻仓博超跌反弹,快进快出,短线操作为主,见好就收;上升趋势中的阶段底,则是持股为主逢低加仓,适度调仓波段,中长线操作为主,争取利润最大化。而对于中长期大底,左半部分要以价值投资策略为主,在别人恐慌中回避补跌风险捕捉战略性机会,以金字塔式建仓策略为主;而对于右半部分,当低点确认以后,就要重仓杀进,锁仓捂股,只买不卖,长线要一直做到整个趋势完结,中线同上升趋势波段操作一样,但上升趋势中如不是波段高手通常捂股收益最大。
两种不同底部操作策略是不同的,在节前投资者采取战略策略价值投资者就是最成功的策略,而节后当那个二次探底完成双底构筑成功之后,最诱人的机会就来到了,那时的锁仓捂股的策略要坚定持行。
抄阶段底可暂时“称霸”,而抄中长期大底可以“当王”,您准备好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