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资金掀起新一轮大股东增持潮 ,是在大盘连续下挫之后出现的。同很多中小投资者以及某些机构过度投机相比,大股东增持显得更理性更有远见,其带来的信息如下:
第一、这是全流通的产物。在股改之前,股价高低对产业资本没有多大关系,不管涨跌圈钱不误。少数流通股,则成为基金保资等机构投资者的天下。全流通以后,全体股东都处于相同地位,区别就是谁更有钱。产业资本除了要重视公司收益,还得重视股价,太低了自然出手。
第二、是产业资本与机构投机之间分歧的结果。全流通之后,产业资本已经成为市场最大的主力,这个主力同基金保资等机构资金既有合作又有矛盾。解禁之前,前者为获流通权被后者借大小非因素砸得面目全非,很多产业资本最终都不得不地板价把筹码交给不断讲故事的机构手中,结果基金等机构资金抢筹大小非最后曾达到了卖方市场的地步。之后,机构投资者要向上做行情,却做得很艰难没有以前那么顺畅,新解禁的产业资金逢高减持是一个重要原因。再之后,机构投资者想按以前的套再过度投机一把,什么都明白过来的产业资本开始抢钱:自己知道自己公司股价到底值多少钱。
第三、说明目前很多个股已经低估,低到产业资本的大股东忍受不了的程度。不要幼稚的理解为大股东因为公司股价低面子过不去才增持,对于以赢利为目标的上市公司来说,为了圈钱可以不要面子,更不会为了花钱买面子。当然,大股东增持,机构投资者是否给这个面子,另当别论。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一旦确定投机要达到的目标,它才不管你股价是否合理,仍然会砸个不停。
第四、股指期货让蓝筹筹码增值。打压蓝筹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用更少的钱拿到更多的筹码,这正是缩量的主因。而备战股指期货的最终结果,因为抢筹股价最终会涨上去而且会很多,这是确定的事情。当机构投资者利用包括假消息基至“自宫式”打压等手段花血本砸出来的便宜筹码,同样具备研发能力的产业资本当然会借机捡便宜货,说白了就是在捡钱,再等机构把股价拉上去赚钱。这是明摆着的道理。
第五、是经济基本面持续转好实体经济投资信心增长的结果。如果没有良好的成长预期,不是控股权的需要,产业资金自然不会大规模增持,之所以增持,正是说明支持股市走强的基本面已经全面走好。
产业资本是大主力,其同市场内的其它投资资本会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当二者都达到目的:都拿到了便宜的筹码后,就将联手撒播各种利好包括业绩大增高送配之类的信息刺激市场做多人气拉抬股价。在整个过程中,最受伤自然是大多数整天追涨杀跌的中小投资者,当然也包括一些非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少数有理性投资者,将与二者和谐共赢,这就是现实。
实战直播网址:http://vip.g.cnfol.com/guhai
欢迎光临:
股海神话网站<<特赢教育网>>,.
加入特赢 做股市赢家 ,看所有特赢经典培训。这里您将得到有关学习、经济、教育等方面最全面的信息,得到炒股技术最经典的指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