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属于控制论范畴,调控是一门艺术,此次油价调整是“迟到的受”但是却选在最好的时机:
一是可以打破预期从而抑制投机。11月2日是时间窗口,但“是指工作日”就轻轻滑过,又指向6日,但仍然没信,此时国际原油走势方向不明,周一晚上不等次日凌晨即时公布,再看国际原油价格正是上窜,走向明确。这一通折腾,估计储备油投机的库存也没多少了,提前加满油的车主估计也用的差不多了,最终还得去加涨价后的油,这时机选择的是不是相当的好?
二是可以助推股市走强。近期本人连续给投资者提示一个要点就是成品油调价预期,要是这个预期如期在11月2日或6日出台,效果比昨天晚上出台会差相当的多。2日出台,劲用得早了,等到3200点想过就更难了。6日出台,本周一冲关倒可以实现,但随后的调整将会很剧烈。而等周一小阳修复技术,大盘站稳了,技术上有上冲的要求,再出台这就是火上浇油,正如冬天里的一把火,将使投资者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有利于3200点的有效突破。当然,不能把成品油推迟调价理解为直接为股市,而应该是通盘考虑的因素之一,可谓一举多得。
三是使得成品油调价成为重要调控手段,但两次延迟会让投资者以更平常心看待调价从而减少投机,因为同上一次调价一样,投机没有机会。有人提出质疑,说好的时间窗口为何不按时兑现,这就是政策没学好。一方面调价的理由在于一个“可”字;二是调价还得需要批准的,没有拿到签字哪个敢调?
看看下面这句话:“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关键词是“22”,光看这个就会以为到了就调那不行,再看第二个关键词“工作日”,超过4%时,是“可相应”,这三个字可就学问大着了。“可”字实际上是可以但同时也是不可以也就是调不调都行。后面还跟着“相应”两字,就是说根据实际情况,在可不可以之间还有选择。你看,这里面学问是不是大着?实际上这句话已经很够意思了,如果在里面再加上个“原则上”,估计会晕倒更多的人。政策文件的东西,那是一个字和标点符号都不能错的,包括公文盖印的位置都不是乱摁的,估计当过文秘的人都会知道,所以,只有把政策学好,把政策理解透才能更好的执行政策。这一句话实际上就告诉你,政策已经定了,但主动权是必须掌握在政府手里,要不然让投机分子钻了空子,那不是开玩笑吗?
管理就是控制,控制需要艺术,区区一个成品油调价,里面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对吧。迟来的油价调整选择了最好的时机,这就是艺术。
加载中,请稍候......